梁秉堃

作品数:24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更多>>
发文主题:北京人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茶馆》老舍于是之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国家人文历史》《剧本》《中州学刊》《廉政瞭望》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三十寄语
《海内与海外》2021年第12期30-31,共2页梁秉堃 
中国侨联《海内与海外》杂志已经创刊三十周年了,古人说:“三十而立”,可喜可贺。我是杂志的老作者和老读者,十多年来已在这本刊物上发表过数十篇文章,成为我写作生涯中的一个难忘的记忆,理应说上几句祝愿的话。
关键词:中国侨联 难忘的记忆 三十而立 写作生涯 文章 三十周年 
以批评为“是之”
《北京支部生活》2019年第10期70-70,共1页梁秉堃 
于是之是著名话剧演员,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第一副院长。从1954年我调入北京人艺工作,到2013年于是之病故,我们交往了近60年,他与我是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20世纪50年代初,年仅23岁的于是之在老舍的名剧《龙须沟》中,因成功扮演程疯子...
关键词: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批评 1954年 《龙须沟》 于是之 话剧演员 北京人艺 亲密关系 
北京人艺的老故事
《传记文学》2019年第9期95-110,共16页梁秉堃 
田冲:见到"列宁"《带枪的人》是苏联剧作家包戈廷反映"十月革命"的名剧,田冲在北京人艺版话剧中扮演主要角色红军战士雪特林,有一场重要的戏就是与"列宁"见面。可以说,这场戏演好了能够使人物的生活、思想和行为都发生一个质的飞跃。于...
关键词:北京人艺 故事 十月革命 红军战士 剧作家 列宁 扮演 
说郑榕
《海内与海外》2019年第7期37-39,共3页梁秉堃 焦林 
老郑是《龙须沟》中的赵大爷、《雷雨》中的周朴园、《虎符》中的侯赢、《蔡文姬》中的右贤王、《茶馆》中的常四爷、《武则天》中的裴炎、《胆剑篇》中的伍子胥、《丹心谱》中的方凌轩;他同样是第七届"国际学院奖(表演奖)终生成就奖"...
关键词:右贤王 裴炎 伍子胥 北京人艺 学院奖 《茶馆》 《雷雨》 周朴园 
关于曹禺师的珍贵记忆
《传记文学》2019年第5期115-116,共2页梁秉堃 
北京人艺老院长曹禺不止一次这样说过:我是爱北京人艺的。因为我和一些老同志在这个剧院的天地里,翻滚了四十年。我爱那些既有德行又有才能的好演员、好导演和那些多才多艺的可爱的舞台艺术工作者们。我爱剧院里有各种各样性格的工人们...
关键词:李玉茹 北京人艺 
大家风范 从善如流——纪念老舍诞辰120周年
《传记文学》2019年第2期68-76,共9页梁秉堃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老舍先生120岁的诞辰就要到了。笔者不由得又想起他生前的一些珍贵往事。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人艺先后排演了舒先生(我们都是这样亲切地称呼老舍先生)的6个剧本——《龙须沟》《青年突击队》《春华秋实》《红大院...
关键词:老舍 诞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纪念 家风 《龙须沟》 《茶馆》 北京人艺 
圣坛上的朱旭被引量:1
《中国戏剧》2018年第11期31-34,共4页梁秉堃 
我想,朱旭已是88岁的高龄,和演戏69个春夏秋冬的艺术史,这无论如何也是个不能不大书特书一笔的时日。如今,他又已经无法阻挡地、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我们同事和广大观众,因此写写这位著名表演艺术家就更加地必要和重要了!作为朱旭的老友.
关键词:表演艺术家 艺术史 演戏 
话说朱旭
《传记文学》2018年第10期84-91,共8页梁秉堃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朱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9月15日凌晨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朱旭,1930年2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49年5月进入华北大学,在华大三部戏剧科学习戏剧专业并在毕业后进入华大文工二团工作,从灯光师到...
关键词:北京人艺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人物形象 
“努力如是之者,成功其庶几乎?”——追念于是之
《中国政协》2017年第12期60-61,共2页梁秉堃 
“努力如是之者,成功其庶几乎?”1958年《茶馆》首演,剧作者老舍看完演出以后,兴奋不已,挥毫写下了这帧条幅,送给王利发的扮演者于是之。于是之收到条幅之后,一声不吭,既没有向旁人显露,更没有裱装起来张挂在墙上,而是锁进了...
关键词:于是之 成功 《茶馆》 剧作者 扮演者 三十年 演出 
我和曹禺、老舍学写戏
《戏剧文学》2017年第2期37-45,共9页梁秉堃 
写剧本的知识无非是两个部分“吃”和“吐”——吃的是生活;吐的艺术。怎么吃?怎么吐?这可有大学问!
关键词:曹禺 老舍 “吃” 剧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