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伊举

作品数:8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人民出版社更多>>
发文主题:生态思想生态政治环境保护政治理论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光华法学》《管理世界》《探索》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论民主政治转化与中国的首次试验——对民初议会政治的回顾及其他
《光华法学》2009年第2期99-116,共18页汪伊举 
本文所指的民初议会政治,是指在1912年至1913年间先在南京召开后迁往北京的临时参议院以及在北京举行的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这两年时间的议会政治。本文的重点不在于讲述这段历史的方方面面,而是对这段历史在加以简短回顾后对其经验和意...
关键词:民主 议会政治 政党 人权 
现代化与现代性——历史·理论·关系
《光华法学》2007年第1期97-113,共17页汪伊举 
现代性是在中世纪末萌芽的,在其发展中取得了有普世意义的理性形式: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法治精神和自由、平等、民主的理念。现代化的出生比现代性稍晚,它由三个层面组成: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人口状况层面。现代性与现代化是我们这个...
关键词:现代化 现代性 理性 现代国家 
现代化与现代性——历史·理论·关系被引量:12
《学海》2006年第5期119-125,共7页汪伊举 
现代性是从中世纪末萌芽的,在其发展中取得了普世意义的理性形式: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法治精神和自由、平等、民主的理念。现代化的出生比现代性稍晚,它由三个层面组成: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现代性与现代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
关键词:现代化 现代性 理性 现代国家 
理论、真理与后革命被引量:2
《学海》2003年第2期35-44,共10页汪伊举 
后革命是指社会进入了以解决个人问题、全球和全人类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时期。在此时期 ,理论主要是表达个人的思想观点、追求共识和表达自由的权利 ;真理也从一元性走向多元性 ,精神文化。
关键词:理论 真理 后革命 个人问题 全球问题 全人类问题 
生态与政治探讨被引量:1
《学海》2002年第3期54-60,共7页汪伊举 李涛 
当代出现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促成了现代生态学的形成 ,同时也造成了许多绿色运动和政治反应 ,从而为生态政治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本文在介绍这些前提条件后 。
关键词:生态 生态思想 生态政治 生态问题 生态发展观 
试论生态与政治被引量:5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1年第5期34-39,共6页汪伊举 
本文认为 ,生态学的发展、生态问题的出现、政治对环境和生态事件的反应 ,推动了生态思想的形成。生态思想不可能取代社会政治经济中的许多原理、原则 ,但能丰富发展一些原理、原则。
关键词:生态思想 政治理论 政治反应 环境保护 
对“新经济”问题的思考被引量:1
《探索》2000年第5期64-66,共3页汪伊举 
新经济在20世纪后期世界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它的基本特征是思想与资本的高度结合 ,结合后的思想有资本化的趋势和资本有社会化的趋向 ,企业内的组织关系遂渐转化为经济关系并市场化 ,财富形态多元...
关键词:新经济 新经济特征 新经济内涵 
关于农业实行国有土地租赁制的设想被引量:2
《管理世界》1988年第1期175-183,222-223,共11页阮士峰 汪伊举 
本文认为: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其局限性将愈来愈明显。因些,作者提出了大胆而又比较实际的设想:有条件地实行土地国有化,...
关键词:集体组织 承包土地 土地集体所有制 承包人 土地租赁制 土地承包 土地所有者 土地所有权 职能 农业生产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