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显贵

作品数:34被引量:4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清代清代宫廷明代祭祀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出版科学》《云南艺术学院学报》《中文论坛》更多>>
所获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十通”乐类的分类沿革及其意义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45-58,167,共15页温显贵 樊丹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历代乐志律志贯通研究》(批准号:20BD056)前期成果之一。笔者为项目参与者。
“十通”是中国古代有关典章制度方面十部政书的统称,共计2714卷,因为都分门别类地搜集、梳理了各有关典章制度的来龙去脉,清晰、连贯而又有层次,被视为中国古代典章制度的资料渊薮。就音乐史料来看,“三通典”系列的“乐典”、“三通...
关键词:十通 政书 乐类 分类沿革 音乐文献学 
清代科举世家河南固始吴氏家族文献考述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98-106,共9页温显贵 李昱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3BZS090);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2022XWH193)。
河南固始吴氏家族是中州科举望族。明季以来,河南固始吴氏家族科举仕进、代有闻人。该族文化底蕴深厚,族谱、家乘皆修,族内多人留有著述,但存佚情况不明。经考可知,其族谱、家乘乃至庄规皆存,族中至少15人有著述行世,著(辑)书总书目50余...
关键词:清代科举世家 吴其濬 文献考述 
康熙朝太常祭祀乐制建设中乐律的制度化——以《律吕正义》的生成为中心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60-75,共16页温显贵 邱婧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礼乐文化传承创新的当代音乐实践与理论研究”子项目“中国礼乐文化历史研究”,项目批准号:23ZD09。
清王朝建立以后,乐制建设在艰难中缓慢转型。康熙前期,太常祭祀乐制有所创制,如定太常寺乐舞生、定乐器,以及在理学阴阳思想观照下提出对乐律的再讨论。康熙后期,重考乐律,将理学阴阳思想作为康熙十四律的理论支撑,依据精密计算,用字谱...
关键词:太常祭祀 乐制 《律吕正义》 康熙 
从王士禛诗文集序跋看其“诗以人重”观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80-84,共5页温显贵 邓诗钰 
王士禛在《香祖笔记》中所提出的“诗以人重”观,与其诗歌批评实践之间存在矛盾之处。通过其为诗文集所作序跋来看,他很明显具有不以人废诗的客观批评倾向。而造成这一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对诗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已经超出了以人品论诗...
关键词:王士禛 诗以人重 序跋 诗文集 
试论《四库总目·经部·乐类》收录特色及其音乐思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127-137,168,共12页温显贵 樊丹 
《四库总目》在《经部·乐类》正目著录22部、存目著录42部乐学文献,并为这64部文献撰写了三万余字的书目提要,考察经部大序、乐类小序和这64部提要及各部分按语,可以发现《经部·乐类》的收录标准基于“乐”“音”“声”三分理论,并有...
关键词:四库总目 乐学文献 收录特色 音乐思想 
“选声品色”活动对清代戏曲文化的影响
《音乐文化研究》2022年第1期108-117,M0004,M0005,共12页温显贵 成文露 
“选声品色”是清代戏曲活动中一个极具文化特色的内容。它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人物品鉴传统,发展至清代,品题优伶随着戏曲的繁荣而成一时之盛,并且男旦成为被品评的主要对象。这种评品最开始是为了娱乐消遣,至清代中后期则功利性凸显,关...
关键词:“选声品色” 男旦 梨园花谱 戏曲文化 
清末笔记小说所见戏曲的地域差异——以北京、上海为中心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134-139,共6页温显贵 秦幼苹 
清末笔记小说中存在大量有关戏曲的史料,这些史料对各个地区演员的结构、演出情况等均有翔实的记载,为我们了解不同地区戏曲发展的状况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文献资料。文章以北京和上海为中心,从对昆曲改编、戏曲演员班底、优伶社会地位...
关键词:清末 笔记小说 戏曲 地域差异 
嘉庆增补重抄《四库全书》中《授时通考》述议被引量:1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8年第2期32-39,共8页温显贵 
编成于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至嘉庆十三年(1808),又按嘉庆旨意,将其中《授时通考》中《耕织图》(上、下)原有康熙、雍正、乾隆三帝题诗下分别增补抄入了自己的题诗四十六首。经过增补的《授时通考》被重抄后再入文渊阁《四库全书》...
关键词:嘉庆 四库全书 授时通考 补抄 
浅论《尔雅》及其注文的正名观——以《释地》为视角
《中文论坛》2017年第2期215-226,共12页夏金波 温显贵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尔雅》与中国文化专题研究”(2010d002)
《尔雅》是顺应时代需求的产物,体现了先民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程度。正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转型、上层建筑的重构,使这部书萌发了早期的正名意识。而随着后人的不断注解,"雅学"的逐渐形成,这种意识演进的内在理路愈加清晰,...
关键词:《尔雅》 《释地》 注文 正名观 
《尔雅》植物名词重出现象简论被引量:2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142-147,共6页温显贵 成文露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规划重点项目:1126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百科式词典,与古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其中《释草》、《释木》两篇记载了许多植物名词。这些植物名词中,有些从释义结构上看,曾在多个条目中重复出现,导致语义指向不明确。这种植物名词重出现象,反映了古人认知水平...
关键词:《尔雅》 植物名词 重出 认知水平 词典编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