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媛媛

作品数:8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戏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戏曲表演表演专业形体表演京剧戏曲导演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戏曲艺术》《戏曲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论戏曲表演形体设计的变化与统一法则被引量:1
《戏曲研究》2020年第2期311-324,共14页生媛媛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专项资助。
戏曲表演形体设计,是戏曲艺术创作发展新的社会角色分工。它围绕戏曲表演艺术与文化本体,以编剧的表演文本和导演的目标导向,以演员为创作主要材料,创造性地完成戏曲表演行当脚色的心象、形象到四维~①意象的活动,也是实用功利性的建立...
关键词:戏曲表演 形体设计 角色分工 戏曲文化 文化本体 戏曲作品 实用功利性 变化与统一 
戏曲表演运动技能论
《戏曲研究》2015年第2期289-300,共12页生媛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戏曲表演形体设计研究”(项目编号:10YJC760057)阶段性成果
戏曲表演的艺术形式是载歌载舞的,戏曲表演的主体是以演员(人)的身体作为意象建立或表达的,而作为戏曲表演艺术手段的唱念做打,也是通过演员(人)的身体运动变化体现的。这种身体运动变化体现的技术能力,即戏曲表演运动技能。戏曲表演的...
关键词:戏曲表演 抖袖 形体表演 规定情境 艺术形式 唱念做打 戏曲导演 四击头 架子花脸 马长礼 
昆曲剧目《佳期》传承研究被引量:1
《戏曲艺术》2015年第1期90-94,共5页生媛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戏曲表演形体设计研究>(编号:10YJC760057)阶段性成果
昆曲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重要话题。昆曲《佳期》所面临的问题,不是单一剧目所遇到的问题,它是戏曲表演艺术随时代发展过程中,始终要面对的问题。沈世华、钮镖与吴小如三位先生共同努力,使《佳期》可作为教学与演出剧目传承下去。随着《...
关键词:昆曲 《佳期》 传承 沈世华 
戏曲表演形体设计及其研究对象初探被引量:3
《戏曲艺术》2014年第2期91-95,119,共6页生媛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戏曲表演形体设计研究>(编号:10YJC760057)阶段性成果
戏曲表演形体设计,也称为戏曲表演身段设计。它是戏曲舞台表演艺术创作发展和社会分工细化所产生的新的概念与分工。戏曲表演形体设计者,是戏曲现代舞台艺术创作中诞生的新概念和社会分工的新脚色。既是一种社会脚色的名称,也是这一脚...
关键词:戏曲表演 形体设计 设计者 研究对象 
《戏曲表演体验》课程教学初探
《戏曲艺术》2011年第4期111-114,共4页生媛媛 
随着戏曲艺术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戏曲导演艺术教育家们用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总结,试图形成具有戏曲特色的导演培养模式和内容,《戏曲表演体验》课程的设置,便是这种努力的成果之一。此课程设置的意义和作用在于:学习和掌握一定程度...
关键词:戏曲导演 戏曲表演体验 课程初探 
对《秋决》内在意蕴的深层体悟与阐释
《戏曲艺术》2010年第3期123-127,共5页生媛媛 
《秋决》是写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向人们阐述了生的意义和人性的伟大。该戏是作为影视表演专业剧目创作课的教学内容,目的是尝试将戏曲与话剧相结合,探讨中国戏曲的表演风格,提高和丰富学生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并积累创作实践经验,达到...
关键词:《秋决》 生与死 
京剧传统戏人物形象的性格表演--兼谈杨排风、扈三娘艺术形象塑造
《戏曲艺术》2008年第3期64-69,共6页生媛媛 
京剧传统戏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其表演性格的个体差异是在行当的基础上,与具体角色结合,在技术运用过程中产生。人在事件发生过程中的态度、行为,不仅可以表现出其成长的背景、修养、思想、气质等方面的特质,而且,还能表现出...
关键词:性格表演 艺术形象 杨排风 扈三娘 
影视表演专业剧目创作课教学谈
《戏曲艺术》2007年第2期105-109,共5页生媛媛 
关键词:创作课教学 剧目创作 影视表演 表演专业 《逼休》 艺术人才 年级 马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