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

作品数:63被引量:484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学院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药青蒿琥酯药理毒性药效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药学学报》《新疆中医药》《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中成药》更多>>
所获基金: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青蒿总香豆素抗热应激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被引量:3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年第12期98-100,共3页闫寒 李爱媛 赵一 林启云 李沧海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CB504701);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073094)
目的:研究青蒿抗热应激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利用高温高湿环境造成家兔热应激模型,观察青蒿总香豆素对家兔肛温上升及血液、肺组织磷脂酶A2活性和循环内皮细胞数目的变化,并测定其对脑、心脏、肾组织钠泵活性及小鼠抗脑缺氧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黄花蒿 香豆素 热应激 磷脂酶A2 钠泵 循环内皮细胞 
莨菪亭祛暑功效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环球中医药》2009年第1期55-58,共4页刘建军 杨柯 曾春晖 赵一 林启云 
目的研究莨菪亭(Scopoletin)祛暑功效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人工湿热环境热应激法复制家兔中暑动物模型,观察莨菪亭对热应激家兔平均发热曲线、到达42℃的时间均数及体温平均上升速度,研究其祛暑功效;应用比色法和滴定法测定家兔热应激1h后...
关键词:莨菪亭 祛暑 机制 实验研究 
炮制对雄黄毒性与药效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8年第6期409-412,共4页樊乐翔 赵一 李爱媛 原思通 
本文在雄黄炮制方法及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基础上,对新法(酸洗)及传统法(干研)的雄黄炮制品进行了毒性及药效方面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新法炮制品不仅可降低毒性,且药效有所提高。
关键词:雄黄 炮制方法 毒性 药效 
青蒿总香豆素解热作用及其机理初步研究被引量:18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年第12期49-52,共4页宫毓静 闫寒 李爱媛 赵一 林启云 李沧海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2006CB504701);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073094)
目的:研究青蒿总香豆素解热(降温)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从黄花蒿中提取总香豆素,利用内生致热原性家兔发热模型,观察青蒿总香豆素对发热家兔体温的影响并测定脑脊液、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环单磷酸腺苷(cAMP)水平以及肝脏、...
关键词:黄花蒿 香豆素 发热 前列腺素E2 环单磷酸腺苷 钠泵 
《中医新世纪大论战》读后的理性思考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156-157,共2页赵一 
关键词:中医学 讨论 理性思考 
中医新世纪大论战的理性思考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7年第5期218-219,共2页赵一 
本文以理性思考综合分析《中医新世纪大论战》的认识与体验而提出:(1)为什么会引起中医新世纪大论战?(2)中医学是否科学?(3)中医学有何特色?(4)中医学要不要变革?(5)中医学如何发展等五大主题。
关键词:中医学 理性思考 
创新中药应予确立与倡导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7年第5期227-229,共3页赵一 
目的:确立与倡导创新中药(Crea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TCM),有利于中药的继承,创新,现代化与国际化。方法:以综合分析,权衡利弊,科学发展观来审视确立与倡导创新中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结果:以科学发展观来评论创新中药现...
关键词:中药 创新中药 
广西藤茶提取物APS抗菌作用研究被引量:8
《广西医学》2007年第8期1238-1239,共2页曾春晖 杨柯 林启云 赵一 
目的观察广西藤茶提取单体化合物(APS)含药血清抗菌作用及是否易诱导细菌耐药性产生。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利用不同时间段的含APS兔血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MRSA、绿脓杆菌进行杀菌曲线测定;采用多步诱导法,对金黄色葡萄...
关键词:广西藤茶 APS 血清药理学 抗菌作用 耐药性 
广西藤茶提取物APS体外抗菌作用研究被引量:20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6年第6期36-39,共4页曾春晖 杨柯 林启云 赵一 
目的: 观察从广西藤茶中提取得到的一个单体化合物(简称APS) 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 利用琼脂稀释法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绿脓杆菌( P.aeruginosa) 、大肠杆菌(E.coli) 、乙型溶血性...
关键词:广西藤茶 APS 抗菌作用 
树立创新中药理论,提高传统中药质量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6年第3期179-180,共2页赵一 
目的:研究中药的概念,正确处理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方法:以科学发展观来认识与对待中药,促进中药的创新与发展。结果:转变观念,树立创新中药理念,有利于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结论:创新中药有利于中医药的发展。
关键词:中药 传统中药 创新中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