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加菊

作品数:5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方舟》叙事伦理认同焦虑张洁小说艺术世界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宜宾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张爱玲小说的身体修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3年第5期42-42,共1页张明 郑加菊 杨红旗 
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张明、郑加菊,教授杨红旗认为:张爱玲是一个具有敏锐直觉的作家,其小说被多元解读的基础与底色不仅在于小说人物的边缘性与情节的传奇性,更在于小说强烈的身体性。小说丰富的身体修辞充分调动了读者在视觉、...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 身体性 修辞 西华师范大学 硕士研究生 新文学传统 小说人物 多元解读 
简·爱抗争意识的社会原因探究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29-32,共4页林俊 郑加菊 
简.爱在对待罗切斯特的爱情上表现出了作为生命个体的女性所应有的抗争意识,支撑这股抗争意识的动因与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所呼求的平等、独立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文章试图从该时期女性的生存困境以及女性个体意识觉醒两方面探究简.爱的...
关键词: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 维多利亚时期 女性生存困境 抗争意识 独立 平等 
沉重的文本艺术世界——论邦达列夫小说“三部曲”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29-33,共5页林俊 郑加菊 韩捷进 
俄罗斯著名作家尤.邦达列夫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三部曲《岸》《选择》与《人生舞台》,以凝重的叙事艺术手法,表现出深沉的人类忧思,为读者精心建构了一个笔调沉重的文本世界。文章从作家的思维及作品的慢叙艺术解读三部曲...
关键词:沉重 人类忧思 叙事艺术 
朦胧诗命名的意义及其限度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53-56,共4页郑加菊 粘招凤 
1970年代末,朦胧诗以异端的呐喊给那个时代带来了难得的思想冲击力。朦胧诗的命名表达了当时诗歌的外在美学特征,暗示了当时诗歌创作环境的艰难,而且展示诗歌内容揭示了人内心的隐秘、直接指向心灵的品读的特质,命名在这些意义上很好地...
关键词:朦胧诗 命名 意义 限度 
女性建构与认同焦虑——论张洁小说《方舟》的叙事伦理被引量:1
《宜宾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19-22,共4页郑加菊 杨红旗 
《方舟》叙写了三位女性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文本呈现出了独特的伦理焦虑,主要体现在身份的悖逆、认同的艰难以及不自觉地叙事三个方面,而隐藏在这种伦理焦虑背后的是作家对女性命运的关怀和对理想社会的探寻。
关键词:《方舟》 女性建构 伦理焦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