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海飞

作品数:9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公共艺术教学笔记后学城市建筑城市公共艺术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雕塑》《装饰》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壁画与公共艺术的新使命被引量:1
《装饰》2019年第12期25-27,共3页郗海飞 
自1979年开始,以首都机场壁画群为主要标志,艺术家们开始了新时期的壁画艺术创作。首都机场壁画以及随后产生的"装饰艺术"的理论与实践,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近于荒芜的艺术生态中,的确起到了艺术启蒙的作用。但它突出的历史作用、自身的...
关键词:首都机场壁画 壁画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公共艺术 
以缅前人,以励后学——郑可先生教学笔记Ⅳ
《雕塑》2013年第1期80-81,共2页郗海飞 
一九八零年一月十六日 题材是一个艺术家的良心认为不能不表达的东西。因此昧良心的事不要去干。同学们不能干。
关键词:教学笔记 后学 艺术家 良心 
以缅前人,以励后学——郑可先生教学笔记Ⅲ
《雕塑》2012年第6期82-85,共4页郗海飞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 是不是让大家上重彩课,请祝先生和范曾来教,因为大家要求延长一年。教学我们可能要重新考虑,看看课程怎样往里插。我们希望大家搞"九龙壁"。形象问题是个很原则的问题。横线表示死亡,竖线表示挺拔。
关键词:教学笔记 后学 九龙壁 课程 
以缅前人,以励后学——郑可先生教学笔记Ⅱ
《雕塑》2012年第5期72-75,共4页郗海飞 
简易透视 装箱法: 很快地把一个人物一分为二,再分下去,容易画得准。 画机床时,应特别注意闪透视而产生的比例变化。
关键词:教学笔记 后学 一分为二 
以缅前人,以励后学——郑可先生教学笔记
《雕塑》2012年第3期76-79,共4页郗海飞 
中国近现代雕塑始于一批留学国外的雕塑家,如江小鹣、李金发、刘开渠、滑天友等。他们构成了中国近现代雕塑史的第一代人,已故著名雕塑家郑可先生(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便是其中的一位。郑可先生提倡"锥形互套"的理论,以法式学统所...
关键词:教学笔记 后学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现代雕塑 艺术思想 雕塑家 艺术教育 教育笔记 
琐碎的细节
《装饰》2011年第7期31-36,共6页郗海飞 
文化、道德、责任与诚信是知识的根基,是国家文化和国民精神的"细节",也是城市的"细节"。学校理应担起传承知识、建设文化的双重责任。这也是"教"和"育"的真正内涵。
关键词:城市 公共艺术 文化 大学 教育 
文化生态与公共艺术被引量:1
《装饰》2010年第7期78-79,共2页郗海飞 
三十几年的城市化发展,改变了公民的生活空间与内容,同时也造就了连我们自己都难以评价的都市景观,衍生出缺乏系统与质量的现代城市文化。本文借用生态一词来比喻和评价当下城市公共文化的处境与品质,具体分析了公民文化生活形成的文化...
关键词:文化生态 公共艺术 城市景观 
关于城市文化的断想
《装饰》2007年第11期25-26,共2页郗海飞 
城市文化的DNA城市的DNA就是文化的DNA,就是文化的属性,它像呼吸空气一样,感觉不到却无时无处不在。每个人都在分享它,但要讲清楚似乎又很难。只有当它物化为建筑、服装、饮食等产品时,我们才能真切地触摸到它、品评它、体味它。
关键词:城市文化 经济谋略 文化信仰 城市建设 文化建设 
城市的性格与表情——城市公共艺术的现状被引量:5
《装饰》2003年第10期9-10,共2页郗海飞 
关键词:城市建筑 公共艺术 现代化都市 表情 整体效果 摩天大楼 室内外 人行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