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平

作品数:20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泰山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风景政治文化中国现代小说小小说现代小说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安徽农学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现代小说风景书写的话语实践被引量:3
《鲁迅研究月刊》2018年第4期26-39,共14页郭晓平 
“风景”在中国小说的现代叙事建构中,常常被作为一种历史的象征,被符号化和话语化。“风景”到“风景书写”正是一个话语意义的生成和获得话语主体性的过程。一方面,风景书写是现代话语实践的重要阵地;另一方面,风景赋予了现代话...
关键词:中国现代小说 话语实践 书写策略 风景 现代话语 叙事建构 中国小说 话语意义 
孙犁小说的革命风景及其书写机制被引量:3
《齐鲁学刊》2017年第1期140-147,共8页郭晓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现代小说风景书写研究"(15JYA751010);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中国现代文学视野下的齐鲁风景书写研究"(14BWXJ01)
"真善美的极致"一直是孙犁执着坚持的文学追求。在这样的文学观念影响下,"阶级"和"革命"等意识形态话语在他的小说中被"装饰"成优美的田园风光,变成了一幅有待发现的"风景"。在孙犁笔下,风景并不是仅仅存在于审美层面,而是包含着鲜明的...
关键词:孙犁小说 革命风景 书写机制 
“他者”风景中的欲望焦灼——沈从文20年代都市小说探析被引量:1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103-107,共5页郭晓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现代小说风景书写研究"(15JYA751010);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中国现代文学视野下的齐鲁风景书写研究"(14BWXJ01)
在沈从文的20年代的都市小说中,"他者"成为建构风景的"装置";同时,"他者"也成为解读风景的"装置"。透过这种"颠倒"的风景"装置",我们不仅发现了风景话语中紧张对峙的权力关系,同时深切地感知到作家面对都市现代文明的恐惧、欲望与无法...
关键词:“他者”风景 阶级话语 经济话语 文化话语 
论萧红小说风景书写的隐喻机制被引量:3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6年第2期264-279,共16页郭晓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中国现代小说风景书写研究”(15YJA751010);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中国现代文学视野下的齐鲁风景书写研究”(14BWXJ01)成果
长期以来,我们对风景的传统认识是:风景是一种纯自然的,与人文相对应的景观。同时,'‘风景’也与‘风俗’、‘风情’等不同,两者之间被看作是并列的逻辑关系,而非种属关系'~②。而在欧洲人文学者的眼里,所有的'风景'都是社会、政治、文...
关键词:关系 风景 书写 地景 社会 隐喻 文化 人文 
论郁达夫小说的风景书写被引量:2
《鲁迅研究月刊》2016年第3期88-93,共6页郭晓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5JYA751010);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14BWXJ01))的阶段性成果
郁达夫小说中的风景书写,早在1920年代就引起了评论者的关注。纵观郁达夫的小说创作,以自然风景作为参照系,以个体自我的意识流动建立起自然风景与现实社会两大空间。这两大空间的错位及对立,乃至谐和与统一,折射出的是自我的矛盾...
关键词:郁达夫小说 自然风景 书写 小说创作 现实社会 意识流动 个体自我 自我发现 
丁玲女性小说风景书写探析被引量:3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40-54,共15页郭晓平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5YJA751010);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14BWXJ01)的阶段性成果
丁玲不同阶段小说创作的风景书写,被丁玲"看"到的风景,不仅带有丁玲鲜明的主体意识,而且纠缠着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在她的女性小说中,两者之间缠绕、纠结、撕扯和冲撞,建构了丁玲笔下意蕴丰富的风景内涵。在风景书写的叙事手法上,丁玲...
关键词:丁玲 风景书写 女性小说 
风景的发现:中国现代小说风景书写研究演变被引量:4
《齐鲁学刊》2015年第1期139-142,共4页郭晓平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中国现代文学视野下的齐鲁风景书写研究"(14BWXJ01)
风景书写虽然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但是长期以来对风景的认识却一直停留在文学作品简单的点缀层面上。到了近现代,这种情况才发生了改变。20世纪初期,风景书写成为批评者一再强调的文学要素,同时风景书写也被认为是白话文学优...
关键词:现代小说 风景书写 研究演变 
文学史书写实践的“当下性”及“盛世心态”的再思索——以《现代中国文学通鉴》为例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4年第2期331-336,共6页郭晓平 
<正>加拿大文学史家伊娃·库什纳曾说'整个文学研究领域的问题皆反映到文学史的问题之中'。~①近几年在重写文学史思潮的影响下,文学史著作的热潮不断涌现。据黄修己先生统计,'各类新文学史著(含文体史、地区史、阶段史等)约150多种(不...
泰安女作家创作散论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0年第4期9-10,共2页郭晓平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女作家的文学创作成为新时期文学中一个异常重要的维度,她们的成熟以及女性对时代和自身的奇特关照都赋予中国文学以新异的品格。而泰山女作家们,也以自己的创作实绩,参与着中国女性从"人—女人—个人"的现代化...
关键词:女作家创作 泰安 女性命运 悲剧命运 文学创作 爱与美 小小说 泰山 作品 人性 
1931:政治文化视野下的茅盾文学创作的转变
《作家》2009年第8期13-14,共2页郭晓平 
1931年频繁发生的政治事件给当时的左翼作家在政治情绪和政治心理上以巨大影响,并对他们创作的转变起到了重大促进作用。1931年的茅盾经历了实际的政治实践,也从政治心理上重新调整了自己作为政治工作者和文学工作者的身份及价值观念的...
关键词:1931年 政治文化 茅盾 转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