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仲

作品数:10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戏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京剧流派长存业绩不朽风范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四川戏剧》《戏曲研究》《艺术百家》《福建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值得研究的多栖作家陈泽远
《四川戏剧》2017年第3期63-67,共5页陈培仲 
陈泽远是当代四川文坛一位多栖、多产的作家,也是我十分敬重的一位学长。他从1960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温江地区的都江人民艺术剧院从事创作开始,数十年来,勤奋笔耕,硕果累累,在川剧、话剧、电影、电视、文论等各种体裁、各个领域都卓...
关键词:作家 温江地区 毕业分配 
筚路蓝缕开生面——谷曙光著《梨园文献与优伶演剧》和《梅兰芳老戏单图鉴》评介
《戏曲艺术》2016年第2期134-136,140,共4页陈培仲 
在2007年中国戏曲学院主办的第二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一篇长篇论文——《构建京剧学研究的良好文献基础——京剧文献学论纲》引起了我的关注。此文对京剧文献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发展愿景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得到了业内外...
关键词:业内外人士 发展愿景 中国戏曲学院 文献学研究 余叔岩 戏剧旬刊 长篇论文 中国人民大学 贵妃醉酒 大块文章 
漫淡梅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四川戏剧》2016年第2期131-136,共6页陈培仲 
梅派艺术中正平和,吸引了无数的热爱者、崇拜者、研习者、传播者,流传近百年而不衰,其影响之广泛和深远,堪称人类艺术史上的奇迹。众多的梅门弟子中,由于各人的条件不同,对梅派的学习、实践、追求不同。在对待梅派传承的方式上,大体分...
关键词:梅派艺术 传承 发展 
略论清末和民国时期的川剧创作被引量:1
《戏曲研究》2013年第1期300-320,共21页陈培仲 
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反抗列强侵略、呼唤救亡图存;反对封建专制、主张民主共和,成为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历经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冲击和洗礼,使得中国的社会...
关键词:黄吉安 刘怀叙 情探 离燕哀 三庆会 王魁负桂英 时装戏 张鸿渐 活捉王魁 焦桂英 
京剧流派断想
《四川戏剧》2011年第6期70-73,共4页陈培仲 
京剧流派是京剧走向成熟和繁荣的重要标志,是京剧艺术的共性和艺术家本人的艺术个性相结合的产物,是流派创始人和传承人积淀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京剧艺术宝库中的重要财富。保护、传承和发展京剧流派,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
关键词:京剧流派 断想 京剧艺术 历史意义 传承和发展 艺术个性 文化遗产 艺术家 
郭汉城的治学风范
《四川戏剧》2010年第2期4-6,共3页陈培仲 
郭汉城先生是当代成就卓著的戏曲大家.德高望重的忠厚长者。作为晚辈,有这样一位铺路领航的先行者,我感到万分庆幸;作为学生,有这样一位诲人不倦的老师,我感到庆幸万分。
关键词:郭汉城 学风 先行者 
神笔奇锋典范立 仁德仁心世人敬——陈仁鉴先生逝世十周年祭
《福建艺术》2005年第2期24-27,共4页陈培仲 
我对陈先生的仰慕之情,由来已久.还是上世纪50年代末我在四川大学读书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观看了川剧<贞节牌坊>.在<贞>剧的说明书上,我第一次接触到了陈仁鉴.
关键词:古希腊悲剧 仁德 观看 偶然 贞节 压抑 典范 逝世 年代 牌坊 
《骆驼祥子》:京剧现代戏的又一里程碑
《艺术百家》2002年第3期77-79,共3页陈培仲 
在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 ,京剧现代戏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 ,留下了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剧目 ,这就是《白毛女》、《红灯记》、《骆驼祥子》。
关键词:京剧现代戏 《骆驼祥子》 
个人流派与地域流派被引量:1
《艺术百家》2000年第3期88-91,共4页陈培仲 
京剧流派有个人流派和地域流派之分。这两种流派都是在京剧艺术的发展中自然形成的。无论是个人流派,还是地域流派,在促进京剧艺术的繁荣发展上,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京剧流派 个人流派 地域流派 
戏曲的老话题:生存还是毁灭
《四川戏剧》1994年第5期16-17,共2页陈培仲 
戏曲的老话题:生存还是毁灭中国戏曲学院编审陈培仲正如灾难深重而又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一样,中国戏曲磕磕碰碰而又实实在在地走完了20世纪,即将跨入21世纪的门槛。孕育、成长和成熟于封建社会的古老的戏曲艺术,在本世纪初即交...
关键词:戏曲创作 中国戏曲学院 仲正 陈培 传统戏曲 戏曲剧团 戏曲改革 《秦香莲》 灾难深重 《桃花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