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利

作品数:22被引量:10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白念珠菌基因分型阴道念珠菌病微卫星中药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世界感染杂志》《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百人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解脲脲原体和微小脲原体生长特性及分离被引量:1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年第8期604-606,共3页程琼 叶元康 陈德利 潘展砚 
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微小脲原体(ureaplasma parvum,UP)的生长特性及其分离。方法从妇科门诊随机取266例阴道分泌物标本,通过固、液体培养后应用PCR,基因测序鉴别UU和UP,并筛选出与标准株(ATCC700970)序列...
关键词:解脲脲原体 微小脲原体 生长曲线 菌落形态 
71株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微卫星基因分型被引量:3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7年第2期86-90,共5页梅兴宇 施伟民 霍克克 高飞 沈亮亮 陈德利 
目的建立高效、快速、简便的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三重保守基因微卫星分型技术。方法以煮沸法处理的71株白念珠菌野生株为模板,三色荧光分别标记保守基因CDC3、EF3和HIS3微卫星序列引物,PCR扩增,产物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由基因扫描分...
关键词:念珠菌 白色 微卫星重复 基因型 
应用微卫星对白念珠菌种内分型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6年第7期559-561,共3页高飞 施伟民 陈德利 沈亮亮 邸玉君 霍克克 
目的:用rDNA以外的重复序列(微卫星)对白念珠菌进行种内分型。方法:选取临床分离株20株以及标准株1株,设计针对保守基因CDC3的引物进行PCR,PCR产物连接到载体,转化,然后测序和分型。结果:21株菌株依微卫星型别被分为5种基因型,依片段长...
关键词:白念珠菌 基因型 微卫星 
丹参注射液治疗红斑性肢痛病的微循环观察被引量:11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6年第4期263-265,共3页徐倩 沈亮亮 陈德利 
目的:探讨红斑性肢痛病的发病机制并提供新的治疗方法与途径。方法:红斑性肢痛病58例,随机分2组。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丹参组予丹参注射液20~3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传统用药组,使用阿司匹林、苯噻啶、...
关键词:红斑性肢痛病 miltiorrhiza鼠尾草 血液流变学 丹参注射液 
白念珠菌三重保守基因微卫星快速分型被引量:1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第6期83-86,共4页梅兴宇 施伟民 霍克克 高飞 沈亮亮 陈德利 
目的建立高效、快速、简便的白念珠菌三重保守基因微卫星分型技术。方法煮沸法处理71株白念珠菌野生株为模板,三色荧光分别标记保守基因CDC3、EF3和HIS3微卫星序列引物,PCR扩增,产物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GeneScan软件扫描获取片段精...
关键词:白念珠菌 微卫星重复序列 基因分型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等位基因 流行病学 
性病门诊病人支原体检测及耐药分析被引量:4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5年第6期474-476,共3页高清云 陈德利 叶元康 沈亮亮 
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964119011)
目的:了解我院性病门诊病人的支原体感染情况并分析对7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910例门诊病人进行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培养,并对阳性标本进行大观霉素、司帕沙星、米诺环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环丙沙星和多西环素药...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 支原体属 微生物敏感试  
多烯类抗真菌药物的活性增强剂筛选研究
《中国现代医药》2005年第3期105-106,共2页沈亮亮 吴先正 张志强 武济民 陈德利 叶元康 
目的筛选多烯类抗真菌药物的活性增强剂。方法采用纸片法筛选35种活性化合物的抗真菌作用及其对多烯类抗真菌药物的增强作用。结果筛选的35种活性化合物中有15种具有微弱的抗真菌活性,另有一种化合物虽无抗真菌作用,但却具有对多烯类...
关键词:多烯类抗真菌药物 活性增强剂 筛选 白色念色珠菌 葡萄牙念珠菌 
中药白芨和地榆对角质形成细胞游走的不同影响被引量:25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第4期275-277,282,共4页施伟民 高飞 沈亮亮 陈德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 93 70 65 3 )
目的 探讨角质形成细胞游走在表皮病理修复中的作用及白芨和地榆对角质形成细胞游走的不同影响。方法 采用无血清表皮器官培养法 ,观察角质形成细胞正常游走时的形态变化和游走长度 ,以及含不同浓度白芨或地榆的培养剂对角质形成细胞...
关键词:白芨 地榆 角质形成细胞 游走 表皮器官培养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中细胞因子的表达被引量:1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4年第4期232-234,共3页李春联 陈德利 王学民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是常见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细胞因子的表达在该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介素-1β主要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诱导致敏阶段促使朗格汉斯细胞向局部淋巴结的聚集和抗原的提呈,干扰素-γ和...
关键词: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细胞因子 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免疫学 IL-6 IFN-Γ 
表皮移植中角质形成细胞的游走被引量:2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年第7期394-396,共3页施伟民 陈德利 
目的 观察表皮移植中角质形成细胞的游走特性,探讨其创面修复和功能替代的机制。方法 采用基因枪转染报道基因质粒pEGFP-N1(EGFP,增强的绿荧光蛋白)至表皮植片,荧光显微镜下计数值片中EGFP表达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外游的EGFP表达细胞。...
关键词:表皮移植 角质形成细胞游走 增强的绿荧光蛋白 基因枪 流式细胞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