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华

作品数:7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泰山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集韵》中古汉语译注词头《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甘肃高师学报》《辞书研究》《泰山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后起意义”被引量:1
《辞书研究》2010年第1期123-127,共5页于建华 
本文分析了与《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后起意义"有关的问题,包括后起意义未全部注明、混淆词的界限、书证滞后等;另外,"【注意】"与"后起意义"的作用基本相同。建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以后修订时妥善处理这些问题。
关键词: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时代性 书证 中古汉语 
古籍整理的精品——评董志翘先生的《〈观世音应验记三种〉译注》被引量:1
《泰山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141-144,共4页于建华 
《〈观世音应验记三种〉译注》凭借国内难得一见的版本,融会中古汉语语言文字研究的成果,后出转精。对于中古的新词和新义,是书大多举出一二个时代相近的他书例证,可谓尽词汇研究之能事。
关键词:《观世音应验记三种》 古籍整理 中古汉语 
上古汉语词头向中古的发展
《泰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70-72,共3页于建华 
《诗经》中的词头"薄、式、聿、攸、爰、云、载"等属于衬字,它们与动词、形容词等组成衬字双音结构。本文考察了词头从《诗经》到《全晋文》的使用过程。
关键词:词头 衬字双音结构 诗经 全晋文 
《集韵》的同字为训
《甘肃高师学报》2008年第1期1-3,共3页于建华 
所谓同字为训就是被释字和释字相同。《集韵》的同字为训的作用有三种:记录依附于特定句子的特殊读音,记录方言读音,记录方言词。
关键词:《集韵》 同字为训 方言 
《集韵》的线性释义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61-64,共4页于建华 
黄侃曾发明两个训诂条例,其实质是用和被释字(词)共现于同一上下文的词来解释被释字(词)。这种方法可概括为"线性释义"。本文重点分析了《集韵》因滥用线性释义而导致误释的例子。线性释义往往与字形的改变交织在一起。线性释义被社会...
关键词:训诂 线性释义 相因生义 集韵 
“仁者乐山”之“乐”的读音问题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6年第8期10-10,共1页于建华 
关键词:“乐” 读音 乐山 仁者 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 中央电视台 责任和义务 文字工作者 
泰安话语音系统述论
《泰山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72-75,共4页于建华 
 泰安话语音系统的结构与普通话大致相同,主要差别包括中古清声母入声的分派、零声母和韵母的等呼。参照中古音,泰安话和普通话同源异流的每一个细节都得到了说明。音值方面修正了以前的论著对拼合口呼的[ ]和八个前鼻尾韵母的记音。
关键词:泰安话 语音系统 普通话 音值 清声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