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东红

作品数:8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小麦栽培技术大麦高产富硒栽培富硒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马铃薯》《陕西农业科学》《山西农业科学》《小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育种工程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小麦不同千粒重亲本的杂种优势分析被引量:2
《陕西农业科学》2018年第6期65-68,共4页张伟 逯腊虎 袁凯 张婷 史晓芳 杨斌 侯东红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6YFD010160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04B03-03);山西省农科院生物育种工程项目(17YZGC013);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1703D211007-9
为了研究小麦的杂种优势,用6个千粒重高的品种SH4300、S5707、衡4568、D08-6、LS6109、华育116和6个千粒重低的品种H083-366、旱优0602-25、泰农8681、临抗6180、泰农2987、DH155两组亲本,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制6×6不完全双列杂交获...
关键词:小麦 杂种优势 不完全双列杂交 
麦蚜生物控制模式效应比较研究
《陕西农业科学》2013年第5期17-21,共5页侯东红 范绍强 郑王义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攻关项目"麦蚜生物控制技术研究"(YGG0723)
试验设计了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关联模式、间插关联植物延续食物链模式、增殖寄生性天敌补充田间数量模式等,以比较麦蚜和主要天敌种群动态效应。结果表明:实施"保护瓢虫、释放蚜茧蜂,喷施虫霉菌"三结合生物措施,对招引瓢虫早春产卵、瓢蜂...
关键词:麦蚜 瓢虫 蚜茧蜂 虫霉菌 
晋南地黄品种选育目标及品种适应性研究被引量:3
《山西农业科学》2007年第2期25-27,共3页张红芳 张风琴 郑彩平 丁国庆 侯东红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育种工程项目(01YZGC-50)
2000-2005年,在山西临汾就地黄品种选育目标及不同品种的产量效应、生物学效应及商品性状进行了研究。明确了晋南地区地黄品种选育目标的4个基本性状;生物学效应研究表明,不同品种的出苗率、生长叶片数、单株结薯块数分别最大相差12...
关键词:地黄 品种 选育目标 适应性 
大麦品种引种试验研究被引量:4
《陕西农业科学》2005年第6期5-6,60,共3页董双全 李世平 赵玉山 刘玲玲 遆家喜 侯东红 
山西省农业科院育种工程项目(04YZGC-3)。
对从全国引进的39个春播大麦品种(系),在晋南(临汾)生态条件下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品 质性状等进行了试验鉴定。结果表明:ND1884、新引D6号、甘啤3号等6个品种(系)综合性状优异,其 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可以进一步进行生产试验;本...
关键词:大麦品种 引种选育 相关性研究 
冬小麦不同氮磷钾施肥比例增产增效研究
《小麦研究》2004年第1期1-3,共3页张新平 田玉凤 孙俊兰 侯东红 
本文研究了晋南麦区平川水地土壤生态条件下不同氮磷钾施肥比例的增产增效情况。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缺一不可,任何一种肥料的零施用, 都会较大地影响产量的增加,且不同氮磷钾施肥比例对小麦增产有显著差异。在该试验的14个处理中,以N2P2K...
关键词:小麦 施肥比例 增产增效    
山西省优质小麦系谱分析及品质遗传改良
《小麦研究》2003年第1期12-17,共6页侯东红 李世平 单杰 
本文对山西省几个优质小麦品种进行了系谱追溯分析,分析了其优质性状及其它主要农艺性状的来源。分析结果认为,对单一品种来言,多有国外血统,遗传基础丰富;而在品种间又存在着亲缘关系近,优质源利用单调的不足。在优质育种中应重视优质...
关键词:山西 小麦 系谱分析 品质 遗传改良 
山西南部二季作区马铃薯早熟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2
《中国马铃薯》2002年第2期103-104,共2页马爱平 史志良 崔欢虎 侯东红 
关键词:山西南部 二季作区 马铃薯 早熟高产 栽培技术 种薯冬贮 
小麦品质影响因素分析及提高小麦品质对策被引量:1
《小麦研究》2001年第4期4-7,共4页赵玉山 侯东红 
针对山西省小麦品质生产和育种的现状,分析了影响小麦品质的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提出了提高小麦品质的六大对策。
关键词:小麦 品质 影响因素 现状 生产区域化 政策 栽培技术 品质测试中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