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春

作品数:33被引量:12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共同体外交思想人类命运一带一路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习月刊》《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青海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绿色“一带一路”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完善——基于绿色公共产品有效供给视角
《人文杂志》2025年第3期57-65,共9页刘传春 张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气候变化政治学的基本问题与前沿趋势研究”(22BZZ004)。
21世纪以来,由于全球绿色公共产品供给效力不足,全球环境治理赤字加剧。从公共产品类型看,供给效力不足主要表现为器物型绿色公共产品供不应求、制度型绿色公共产品供给陷入改革困境、理念型绿色公共产品供给难以形成共识,这三大问题直...
关键词:绿色“一带一路” 全球环境治理 绿色公共产品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西方现代化的四重超越被引量:4
《生态经济》2024年第8期217-222,共6页刘传春 张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气候变化政治学的基本问题与前沿趋势研究”(22BZZ004)。
西方现代化进程伴随着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环境问题因现代化产生,也应在现代化中解决。基于对西方现代化的生态反思,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中华民族生态智慧的基础上,经过百年接续探索于新时代形成的“人与...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 地球生命共同体 
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合作发展理念:逻辑构成、理论贡献与现实意义被引量: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7-14,共8页刘传春 张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2BZZ004);华中科技大学文科重大及交叉项目(2022WKZDJC00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合作的和平方式走出崛起于世界的和平发展道路。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合作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论总结,由以人类命运与共的利益交融为动力、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形式为进程、强劲联动均衡的共同...
关键词:习近平外交思想 合作发展理念 和平发展道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应对全球生态危机的历史生成、现实基础与发展走向被引量:1
《青海社会科学》2024年第2期43-51,共9页刘传春 张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气候变化政治学的基本问题与前沿趋势研究”(22BZZ004)。
由于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西方的现代化,发展中国家在效仿西方现代化中造成国内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进一步加剧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迫切需要走一条扬弃西方现代化的、具有可持续性的现代化道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作为...
关键词:全球生态危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现实基础 发展走向 
习近平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逻辑与现实意蕴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63-69,共7页王秀梅 刘传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理论创新及实践价值研究”(16BKS029)。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和平与发展依旧是时代主题的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发展高水平对外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以共同发展为理念、以利益交融为动力、以互联互通建设为路径、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国际合作思想,这是顺应...
关键词:习近平 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思想 历史逻辑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治理的完善——以国际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为视角的分析被引量:9
《理论导刊》2019年第10期108-115,共8页刘传春 李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理论创新及实践价值研究”(16BKS029)的阶段性成果
当今世界,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性问题日渐增多,需要加强全球治理;另一方面,因为责任赤字、民主赤字、发展赤字,全球治理失灵。全球治理失灵实质是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出现排他性、不可持续性和竞争性三大失效问题。对此,"一带一路"...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 全球治理 国际公共产品 有效供给 共商共建共享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对外合作机制建设:进展、问题与对策被引量:1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134-141,共8页刘传春 刘宝平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6BKS029)
自"一带一路"倡议正式提出以来,中国对外合作机制通过拓展合作空间、确立共同发展主题、建立政府主导的包容协调决策程序等一系列内容建设,积极推进倡议实施。但是,由于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质疑,中国对外合作机制建设面临着人类...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 对外合作机制 共同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对外合作机制的身份认同功能:以澜湄合作机制为例的分析被引量:5
《国际论坛》2017年第6期35-40,共6页刘传春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基于国际机制内化功能的研究"(15YJA710020)的阶段性成果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谋求与世界各国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关系,在积极参与已有国际机制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以中国作为主导国的对外合作机制。中国对外合作机制实践着在增信释疑中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身份...
关键词:中外关系 国际合作 身份认同 澜湄合作 国际机制 
“一带一路”战略的质疑与回应——兼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国际认同被引量:17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43-48,共6页刘传春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基于国际机制内化功能的研究”(15YJA710020)
"一带一路"作为实现中国梦目标的战略之一,旨在扩大中国与沿线国家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合作关系。但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合作中存在的政治互信不牢固、经济互惠不坚定、机制建设不稳固等问题,挑战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可能性、可行...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认同 
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的质疑、争鸣与科学认识被引量:36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5年第11期85-90,92,共6页刘传春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基于国际机制内化功能的研究"[15YJA710020]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由愿景走向实实在在的行动,中国逐渐明确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实现人类共同安全、共同发展、共担责任的内涵。但是,实现人类共同安全、共同发展、共担责任的命运共同体内涵,面临着质疑,在国内学术界也存在争鸣。有必要...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内涵 科学认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