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峰

作品数:16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文心雕龙》礼俗积极进取精神时代考先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常熟理工学院学报》《镇江社会科学》《中州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语教材《基础汉语口语》的“把”字句分析
《文学教育》2020年第26期138-139,共2页宋琦 吴晓峰 
“把”字句在对外汉语学界一直都是研究热点,汉语教材《基础汉语口语》中有关“把”字句的讲解部分还存在不切实际的地方,不能很好的解答留学生汉语学习中关于“把”字句存在的问题。如果能够利用句子中的动词情状类型来解释“把”字句...
关键词:汉语教材 “把”字句 动词的情状类型 
瑞典汉学家高本汉《诗经注释》蠡测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4年第10期1-3,共3页吴晓峰 王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3YJA751052)“欧美《诗经》学的形成与发展”
高本汉是瑞典著名汉学家,对中国文化、汉语有精深的研究造诣.高本汉《诗经注释》是对《诗经》的疑难字词做专门研究的著作,既吸收传统研究者的见解、方法,也吸收西方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并将比较语言学、语音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到《诗经》研...
关键词:高本汉 诗经注释 国际汉学 
留学生汉语教学中文化环境建设的作用——以江苏大学留学生汉语教学实践为中心被引量:1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4年第6期109-111,共3页吴晓峰 龚家民 
2013年江苏大学教改课题:营建多模态汉语教学环境,创建国际化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13JGYB045)
语言是文化的栽体,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传授,留学生汉语教学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传播活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重视文化的教学,注重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打造优良的中国传统文化环境,对于提高留学生汉语教学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文...
关键词:文化环境 汉语教学 中国传统文化 
从《文心雕龙》的创作看刘勰对儒家思想的接受——读《序志》篇的几点启示被引量:1
《中州学刊》2014年第4期159-162,共4页吴晓峰 
刘勰《文心雕龙》是一部论述文章写作与文章批评的著作,无论创作动机还是写作内容以及论文依据都受到儒家思想影响。《序志》篇是全书的序言,全面阐述了刘勰关于《文心雕龙》写作动机、理念的思考,有助于我们了解儒家思想对刘勰的影响...
关键词:刘勰 文心雕龙 儒家思想 接受 
刘鹗与叶玉森的甲骨情结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3年第12期6-8,共3页吴晓峰 
在中国甲骨文研究史上,有两位重要人物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就是刘鹗和叶玉森.他们先后为保存甲骨、研究甲骨,以保护国宝为己任,表现出了铮铮铁骨.
关键词:刘鹗 叶玉森 甲骨 
文选学在隋唐兴盛的原因探析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3年第10期1-4,共4页吴晓峰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ZWA002)
《文选》在隋唐时代即形成了专门之学——文选学.以一书而得为学,不仅由于当时科举考试的需要,更主要是由于萧统的后代们出于对自己祖先业绩地追忆而不断地努力传播,再加上当时以曹宪、李善为代表的学者们的认真研究以及当时最高统治者...
关键词:《文选》 文选学 兴盛 科举取士 
《文选序》“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新解被引量:1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61-66,共6页吴晓峰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ZWA002)
对于《文选序》中"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理解历来存在分歧,这也影响到学界对萧统选文标准、文学兴趣等方面问题的看法。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澄清。《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曾任萧统东宫通事舍人,他对萧统的学术观点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文选序》   新解 
先秦嫁娶季节新论被引量:1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65-69,共5页吴晓峰 
200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诗经>礼俗研究"(06JA75011-44017)
关于先秦时期嫁娶季节的问题,学界历来说法不一。传统观点之一认为只有春季为依礼嫁娶之期,另一种则认为嫁娶之期在秋冬;今人则主张由于部族文化的差异导致先秦嫁娶季节以这两大系统并行。其实这些观点都是不切实际的,各种证据表明,先...
关键词:先秦 嫁娶 四季皆宜 
《诗经》中的“被”与“副”
《史学集刊》2009年第1期126-127,共2页吴晓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度基金项目(06JA75011-44017);江苏大学高级人才专项基金资助(1283000335)
关键词:君子偕老 少牢馈食礼 副笄 毛传 采蘩 毛诗笺 薄言 侈袂 礼笺 助祭 
从《诗经·葛覃》看周代“归宁”礼俗被引量:2
《作家》2008年第20期138-138,共1页吴晓峰 姜国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度基金项目——《〈诗经〉礼俗研究》(06JA75011—44017)阶段成果;江苏大学高级人才专项基金资助,项目代码:1283000335,项目名称:《诗经·国风》礼俗研究
中国古代有纳彩、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等所谓婚姻六礼,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相关礼俗。《诗经·葛覃》一诗就反映出周代已有出嫁女子回娘家探亲的礼俗。
关键词:葛覃 归宁 礼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