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

作品数:27被引量:4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纳米团簇硼氢化钠还原剂荧光量子产率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语言文字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语文研究》《语言文字应用》《语文学习》《中国社会语言学》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政法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擅自”与“私自”的法律语用辨析
《边缘法学论坛》2024年第2期24-27,共4页张彦 
“擅自”与“私自”是一对近义词,所修饰的行为都是超越权限的。“擅自”修饰的行为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隐秘的,强调行为超越权限;“私自”修饰的行为是违背相关组织或个人的,强调行为的隐秘性“。擅自”的书面语色彩偏重“,私自”的...
关键词:擅自 私自 语用辨析 
从话轮转换看侦查讯问话语权的控制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25-33,共9页张彦 
侦查讯问人员可以通过恰当的话轮转换策略实现对嫌疑人的控制与引导,从而获取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获取话轮常用打断、重述、应答性言语反馈信号、“那……”以及直接回应等手段。维持话轮常用表提醒义的叹词“啊”、提高音量与语速、...
关键词:侦查讯问 话轮转换 讯问策略 话语权 
近二十年我国法律语言研究进展的计量分析
《边缘法学论坛》2023年第2期18-25,共8页张彦 韦钰湘 
本文通过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CiteSpace对1998-2022年我国法律语言研究文献进行分析,虽然法律语言理论、立法语言、法律翻译,司法语言的研究进步不小,但随着法律活动的广泛开展,仍然有待加强。
关键词:法律语言 文献统计 计量分析 
侦讯笔录制作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证据科学》2022年第3期296-309,共14页张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公安机关讯问笔录的语言规范研究”(15YJCZH226)的研究成果。
将侦查讯问笔录与同步录音录像对比结果显示,讯问笔录制作存在记录不实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讯问程序记录不实、对讯问方式记录不实、对嫌疑人供述与辩解记录不实,孪生笔录的问题也比较普遍,主要存在于事实经过和嫌疑人的个人简历、情况...
关键词:侦查讯问 笔录 制作 功能 规范 
论法律语言与法治文化的关系被引量:2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64-71,共8页张彦 李梦媛 蔡会萍 
法治文化的发展是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而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我国法治文化的发展建设过程中,法律语言所扮演的角色不可忽视,与法治文化的关系需要得到重视。法治文化包括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自觉执法守法用法的行为方式等多方面内...
关键词:法律语言 法治文化 立法语言 司法语言 执法语言 
侦查讯问笔录的语言问题不可忽视
《应用写作》2022年第2期28-31,共4页张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公安机关讯问笔录的语言规范研究》(15YJCZH226)的阶段性成果。
侦查讯问笔录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固定口供的法定形式,是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时,依法制作的如实记录讯问情况的法律文书(文件/文字材料),记录的内容包括侦查讯问人员提问和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辩解等。经过查证核实的讯问...
关键词:讯问笔录 同步录音录像 法定形式 法律文书 侦查人员 案件事实 《刑事诉讼法》 侦查讯问人员 
侦查讯问会话中重复手段的功能解析被引量:1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1-9,共9页张彦 
自然言语里话语重复有多种功能,在讯问这一特殊语境里话语重复集中实现了部分功能。讯问人员对自己话语的重复主要实现的具体功能有给嫌疑人造成压迫、进一步解释、降低言语信息的密度、强调、放慢节奏增进理解、表达某种情感、填补话...
关键词:讯问 语言 重复 功能 
刑事案件审查报告的可读性问题
《中国检察官》2020年第15期12-18,共7页张彦 
中国政法大学2019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YJLX1912)成果。
刑事案件审查报告内容复杂、规模大,撰写难度大如何能够提升报告的可读性对于报告功能的实现至关重要目前案件审查报告中存在诸多影响可读性的问题,要提升其可读性,需要满足三个层面的要求:基本要求--语言规范、少错漏;高要求--语言明...
关键词:刑事案件 审查报告 可读性 语言问题 
不起诉决定书说理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
《中国检察官》2019年第4期43-48,共6页张彦 
不起诉决定书具有相对终止诉讼的效力,无论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还是公安机关,检察机关都应当说明做出这一决定的理由。通过对3484份包括三类不起诉决定书的调查发现,不起诉决定书说理的现状非常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事实表述结构混...
关键词:不起诉决定书 说理 实证 
影响讯问笔录客观真实性的语言转写问题被引量:3
《证据科学》2018年第5期577-583,共7页张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公安机关讯问笔录的语言规范研究》(15YJCZH226)的阶段性成果
讯问笔录制作时面临口语到书面语的转写、方言到普通话的转写、问题语言到规范语言的转写、不文明语言到文明语言的转写以及非言语信息的记录等问题。这些转写既要确保笔录作为证据的客观真实性,又要兼顾笔录的制作的可操作性。转写的...
关键词:讯问笔录 客观真实 语言转写 标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