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生

作品数:7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父本多边形面积小麦育种作物杂交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麦类作物学报》《中国种业》《安徽农业科学》《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高产优质春小麦品种陇春25号的选育被引量:1
《中国种业》2010年第11期58-59,共2页柳娜 周宽基 张俊儒 张永生 
在我国耕地面积有限的条件下,通过科技进步,进一步提高单产水平,是粮食增产的根本出路。选育高产、优质作物新品种,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农业增产技术。甘肃省河西及沿黄灌区是我省最重要的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区内日照充分,昼夜温差大,...
关键词:春小麦品种 高产优质 选育 农业增产技术 耕地面积 科技进步 单产水平 粮食增产 
作物品种评价新方法——全息生育适度系数法被引量:9
《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21期6345-6347,6356,共4页张俊儒 周宽基 王世红 冯毓琴 张永生 
结合作物育种工作实践,提出了适用于作物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分析、评判新方法——全息生育适度系数法。这一方法融合了试验所获全部结果信息,并使之共置于同一个平台(或视角),对不同品种进行综合表现及能力分析、评判,具有同效性、同比性...
关键词:全集信息 生育适度系数 等份圆周几何图 多边形面积 评价 品种属性 
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小麦的鉴定和利用被引量:2
《甘肃农业科技》2006年第7期12-15,共4页王世红 周宽基 冯毓琴 张永生 袁明璐 张俊儒 
对从C IMM YT引进的99份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小麦通过抗锈性和农艺性状的鉴定,筛选出21份对条锈病高抗至免疫的材料;利用SDS-PAGE电泳技术对99份材料的HMW-G S组成进行了分析,筛选出8份携带1.5+10特异优质亚基和1份携带5+12亚基的...
关键词:节节麦 人工合成小麦 抗锈性 HMW-GS 加工品质 新种质 
4E-ms杂交小麦生产体系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被引量:5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135-140,共6页冯毓琴 周宽基 王世红 张永生 张俊儒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兰州核不育小麦"突变体的育性研究(30170593)资助.
将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用于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在育种上具有易恢复、恢复源广的优点,但这需要解决核不育性难以有效保持的遗传学问题.基于小麦细胞遗传学理论和大量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实践,建立某种特殊细胞遗传学保持机制,可以实现小麦核...
关键词:小麦 核雄性不育 4E-ms体系 蓝粒 育种 
兰州核不育小麦不育基因的遗传研究被引量:2
《麦类作物学报》2006年第3期58-62,共5页王世红 周宽基 张怀刚 冯毓琴 张永生 袁明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170593)。
利用石蜡切片显微观察、雄性不育基因遗传分析和缺体定位等方法,对兰州核不育小麦不育基因进行了遗传研究,以明确该不育基因的遗传学特性。显微观察发现,兰州核不育小麦不育系257A的不育花药各壁层组织在不同发育时期没有明显的结构发...
关键词:兰州核不育小麦 花药发育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兰州核不育小麦在杂交小麦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甘肃农业科技》2004年第7期11-14,共4页刘忠祥 周宽基 王世红 冯毓琴 张永生 
综述了国内外小麦细胞核雄性不育研究概况 ,重点对“兰州核不育小麦”的发现、鉴定和利用研究情况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兰州核不育小麦”利用中应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兰州核不育小麦 蓝粒异附加系 浅蓝粒系 父本系 
永靖县东部旱地梯田“双千田”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研究初报
《甘肃农业科技》1998年第6期23-25,共3页张永生 
永靖县东部旱地梯田“双千田”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研究初报甘肃省农科院(兰州730070)张永生中图资料分类号S31为了实现我国政府向世界的承诺,到本世纪末解决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帮扶工作意...
关键词:旱地 栽培 技术 双干田 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