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华

作品数:14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西周金文金文出土文献校读西周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北方论丛》《牡丹江大学学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古汉语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书·连语》“提石”释义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5年第1期103-105,共3页张秀华 
《新书·连语》“提石之者犹未肯止”中的“提石”,根据文意及古书用字习惯,当读为“踶蹠”,意思是践踏。这样不但解决了“提石”的释义问题,而且还为“石”用为动词“蹠”增添一例证,说明战国、西汉时期“石”用为动词并非孤例,同时也...
关键词:《新书》 提石 踶蹠 
《曹沫之陈》“■”“詑”释义被引量:1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3年第2期101-104,共4页张秀华 
《曹沫之陈》先后见于上博简与安大简,两简本来源于同一底本。两简本相互参照,不但可将竹简正确拼接编联,而且对文字释读、文本校释亦有重要意义。上博简《曹沫之陈》相关简文经正确拼接后,简63下的“■”字与安大简简43的“詑”字构成...
关键词:曹沫之陈   
■尊所见飨礼研究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2年第3期72-79,共8页张秀华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项目“铜器铭文所见两周礼制整理与研究”(1927)。
■尊是新近发现的商代晚期青铜器,铭文记载了商王举行的一次飨礼。内容有关飨礼的歌、乐、舞,这是以往出土文献中未见的内容,意义重大。本文通过疏解铭文,理清尊铭涉及到的飨礼仪节。将尊铭与传世文献对照,揭示铭文在飨礼研究中的重要...
关键词:■尊 飨礼 价值 
《远游》屈原作补说被引量:1
《北方论丛》2021年第4期128-134,共7页张秀华 徐广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考古发现与《楚辞》文化研究”(20YJA751022)。
王逸认为《远游》为屈原所作,后世楚辞学者多从之。清代胡濬源则认为此说非是。近现代学者或从王逸之说,或证成胡氏之说。胡濬源等否定王说的主要根据是认为春秋战国时的楚国不可能有道家神仙思想和黄老学说。近些年来,大量战国秦汉简...
关键词:《远游》 屈原 出土文献 
西周金文命将礼研究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1年第2期1-9,共9页张秀华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项目“铜器铭文所见两周礼制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927)。
西周金文所记命将礼和传世文献所记有所不同,二者可互为补充。命将有一定的仪式,其核心部分是宣读命辞。一篇完整的命辞应该包括出征原因、命将者、受命者等七项内容。命将与誓师不同,不能将金文中的命将礼与文献中的誓师相联系。
关键词:西周 金文 命将礼 
西周金文“执驹”礼补释被引量:2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0年第4期1-8,共8页张秀华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项目“铜器铭文所见两周礼制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927)。
西周金文中的"执驹"非传统意义的马政,而是一种重要典礼,是军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周金文材料表明,举行"执驹"礼,需要一定的礼仪形式。它与传世文献中的"执驹"性质不同,但二者有一定的相似性和相关性。西周金文"执驹"礼性质的确定,...
关键词:西周金文 执驹 军礼 
《楚辞》校笺三则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年第1期30-33,共4页徐广才 张秀华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11552074);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G2010-04)阶段性成果
本文主要根据出土古文字材料,认为《离骚》"后悔遁而有他"中的"他"不能解释为"恙",而应该如常训解释为"其他";《九章·惜往日》"佩、好、代"三字当押韵,为之职幽合韵;《九章·惜往日》"背法度而心治兮"中的"心"从文字演变过程看,与"必"...
关键词:《楚辞》 校笺 古文字 
《离骚》校读四则被引量:1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第4期36-38,共3页徐广才 张秀华 
根据出土文献材料,《离骚》中的"謇謇"当读作"讦讦",意思是"直言不讳";"复"字为衍文;"泽"为"臭"字之误;"脩"为"循"
关键词:出土文献 《离骚》 校读 
利用出土文献校读《楚辞》五则被引量:1
《古汉语研究》2009年第2期6-10,共5页徐广才 张秀华 
根据出土文献材料,《云中君》中的"极"原本当作"亙",读为"恒",意思是"常常"。《天问》中的"达"当是"淤"字之误;沈、封可以押韵。《九辩》中的"其"当读作"己","固"当读作"古"。
关键词:楚辞 出土材料 校读 
《大招》校考四则被引量:1
《北方论丛》2009年第2期4-5,共2页徐广才 张秀华 
《大招》"设菇粱只"的"设"当作埶;"遽爽存只"的"存"应读为"荐";"永宜厥身"的"厥"应解释为第二人称代词"你";"出若云只"的"出"是"士"的讹字。
关键词:古文字材料 大招 校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