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莉

作品数:17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言语行为双宾语句规约间接言语行为情态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语言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写作教学中的“情节设计”能力培养探讨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111-116,共6页曾莉 李颖超 
写作教学中“故事情节的建构”包含人物设计、人物困境、人物行动以及人物目标四个部分。反衬人物塑造来揭示人物性格真相,设置核心人物困境,让受众积淀感情后产生移情,引出人物行动,从而导向目标,不但是有效地组织故事情节的方法,而且...
关键词:故事情节人物设计 人物困境 人物行动 人物目标 
高校写作教学中“感受力”培养探讨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74-80,共7页曾莉 
要想让读者获得情感层面的体验,与核心人物产生共鸣,写作者必须具备较强的感受力。高校写作教学中提高学生感受力的可行途径有三:第一,指导学生从外部信号,精神信号和内部信号三个维度去立体感受情感;第二,培养学生用同理心去感受;第三...
关键词:感受力 情感体验 同理心 访谈 
间接言语行为动机分析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50-53,64,共5页曾莉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说话人言语行为的生成发端于说话人的说话动机。本文以汉语中的间接言语行为为研究对象,从存在心理学的视角去观察间接言语行为现象,重在从动机的角度去揭示间接言语行为形成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间接言语行为 动机 心理 产生机制 
理解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思维模式研究
《语言研究》2014年第2期50-53,共4页曾莉 
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研究"(2012WYXM_0068)
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理解是一个寻找字面意义与语境最佳关联的联想与推理的思维过程。它依靠远距离联想与高语境依附,产生语境假设作为隐含前提,与字面意义一起推导话语含意。
关键词:间接否定 远距离联想 推理 关联 
古代汉语与现代英语的双宾语句比较研究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3年第4期127-130,2,共4页曾莉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创新课题"汉英双宾语句比较研究"的一部分
本文通过对古代汉语与现代英语的双宾语句比较,发现古代汉语和现代英语中都有表"给予""告示"和"服务"义的双宾语句,其中"服务"义双宾语句在古汉语中主要表"为动"服务义,在现代英语中主要表"制作"服务义;而古代汉语中比较常见的表"获取"...
关键词:双宾语句 及物性强度 语义冗余 比较研究 
特色+素质: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被引量:2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第4期101-103,共3页曾莉 
基于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文秘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从加强"专业"特色,提高综合"素质"两方面加以调整,既要走特色之路,培养跨专业的多证多能型人才;也要注重综合素质,即职业道德和心理素养,培养既会做事,也会做人的全面型人才。
关键词:培养模式 专业特色 综合素质 
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分类被引量:3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48-151,共4页曾莉 
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指形式和字面意义为肯定但含意和命题态度为否定的一种语用策略。以关联理论对意义的划分为标准,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可分为显义、预设和寓义三大类。显义包括指称指派类和命题意义类;预设包括语义预设类和语...
关键词:间接言语行为 否定 关联理论 分类 
“为”的语法化考察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期79-82,共4页曾莉 
从词义、句法位置、重新分析三个方面对"为"的语法化过程进行考察,可以发现,"为"的语法化是"为动"双宾语句消失的主要原因。动词"为"在词义泛化的基础上,由于句法位置和组合功能的变化而最终失去其原来的动词意义和在句子的核心谓词地位...
关键词:语法化 “为动”双宾语句 句法位置 重新分析 
双宾语动词的分类被引量:1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28-31,共4页曾莉 
综合语义、语法和语用三个平面对双宾语句进行重新定义,然后按照这个定义对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以及英语里的双宾语动词进行重新分类描写;同时进行汉语内部的历时比较,汉语和英语的共时对比,发现:古汉语中表"为动"服务义的双宾语句在现...
关键词:双宾语动词 分类 历时比较 共时对比 
基于事件语义学的汉语双宾语句分析被引量:6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128-131,共4页曾莉 
香港城市大学课题"事件语义学"
基于事件语义学理论框架下进行分析,汉语双宾语句具有三个语义特征:第一,动词具有有界性;第二,动作有两个受影响者;第三,能够量化为两个事件。这三个特征也是汉语双宾语句成立的语义前提。
关键词:事件语义学 双宾语句 有界 量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