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庚

作品数:78被引量:14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国家哲学当代中国国家哲学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纪检监察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报业》《陇东学院学报》《学理论》《邓小平理论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社科规划办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坚强保障:打赢反腐败斗争——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解析
《唐都学刊》2024年第6期19-26,共8页杨永庚 
西安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安市社会重大风险周期防范与化解研究”(24GL82);西安廉政研究中心2024年基金项目:“人类文明新形态视角下中国共产党打赢反腐败斗争策略研究”(LZ2401)阶段性成果
反腐败斗争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因素,贯穿人类文明形态发展过程的始终。打赢反腐败斗争不仅关系着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而且影响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质量。二十大报告擘画的打赢反腐败斗争的范围层次和惩处6...
关键词:人类文明新形态 打赢反腐败斗争 腐败新表现 关键举措 坚强保障 
“纪检监察学”界域指认的偏误与匡正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53-58,共6页杨永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134);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4E010);西安廉政研究专项课题(LZ2401)。
当前“纪检监察学科建构”在学术界和理论界如火如荼的进行,但出现了建构界域的泛化和偏误。因此,对其界域的指认要以“事实生成”和“学科自身规定”为依据,以其政治性与意识形态性、以具有专业素质和能力的人才、专业语境和领域的生...
关键词:纪检监察学 界域 界标 偏误 匡正 
榆林市生态领域风险的潜在矛盾防范化解之道
《中国水土保持》2024年第5期71-75,共5页杨永庚 李娜 王光明 胡倩 
榆林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研究项目(YLZY2308)。
自改革开放以来,榆林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可喜的“榆林速度”,但在新时代加快推进能源城市转型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生态领域仍存在着以水土流失为首的潜在性风险。通过分析榆林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态风险的...
关键词:生态风险 水土流失 防范 化解 榆林市 
中国共产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理念的实践探索、基本蕴涵与赓续发展
《唐都学刊》2024年第2期101-109,共9页杨永庚 
2024年西安廉政研究专项课题:“中国共产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理念与廉洁特质关系研究”(LZZD2403)阶段性成果
中国共产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充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艰苦奋斗是共产党的优良作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把“勤俭建国”和“勤俭美德”相统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厉行节约,反...
关键词: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实践探索 基本蕴涵 赓续发展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需要处理好各领域之间的辩证关系——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105-109,共5页杨永庚 方媛 杨雪纯 
榆林市重大风险防范化解研究(YLZY2308);新时代廉洁乡村建设的实践与经验研究(LZ2304)。
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全国把风险防范化解确定为8+5个领域,榆林市根据当地实际和特色选择了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社会、生态、安全生产六个领域。任何一项重点领域的防范化解都与其他领域防范化解息息相关、密...
关键词:重大风险 防范化解 辩证关系 榆林市 
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三治”方略——陕西省汉阴县的实践探索被引量:2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107-112,共6页韩贝 杨永庚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汉阴县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模式典型案例研究(2022ZD0670)阶段性成果。
“三治”方略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方略,其内涵、体系、内在机理三方面包含着乡村治理高效化、民主化、协同化、德教化和法制化目标。在乡村治理现代化中实施“三治”方略的进路是:通过强化法治秩序保障机制,强化乡村法治化治理...
关键词:“三治”方略 乡村治理现代化 实施进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念解析:哲学的视角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48-52,共5页杨永庚 陈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134);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0E01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念作为一个全新理论体系,是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实事”进行探索而“求”出来的“是”。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思想”等四个要素组成,当代...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国情 构成要素 实践创新 哲学释角 
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治理底气化与效能目标化——陕西汉阴县乡村“三治”新框架被引量:1
《唐都学刊》2023年第1期63-69,F0003,共8页杨永庚 田红娟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汉阴县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模式典型案例研究”(2022ZD0670)的阶段性成果。
科学规范乡村治理机制,避免乡村治理权责简单、泛化、随意,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德治、法治和自治的“三治”制度设计是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规范而准确地使用管理手段,有效纠正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升乡村治...
关键词: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治理有效 目标效能 制度设计 
纪检监察学概念体系的理论建构与创新被引量:5
《廉政文化研究》2022年第5期57-66,共10页杨永庚 常利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134);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0E010)。
纪检监察学概念不仅是纪检监察思维运动的出发点和赖以进行的基础,也是纪检监察思维过程的总结与结晶,更是当前学科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纪检监察学概念体系主要由本体概念(一级概念)、基本概念(二级概念)、一般概念(三级概念)等构成...
关键词:纪检监察学科化 规范化 概念体系 概念建构 
大中小学一体化视域下高中思政课高质量教学路径探析——以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为例被引量:3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96-99,共4页杨永庚 田红娟 
陕西省西安市基础教育研究重大课题:新时代西安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对策研究(2021ZB-GG08)。
思想政治课是以一体化视域统筹推进学生的思政教育。高中阶段开设“思想政治”是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的关节点,按照思政课的特点,遵循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规律,找准“种好责任田”“阶梯式递进”“立德树人”等出发点和着力点,把握好...
关键词:一体化 高中 思政课教学 “三个出发点和着力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