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栋峡

作品数:17被引量:9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性马克思主义出场辩证法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四川行政学院学报》《宁夏党校学报》《前沿》《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自身的开放性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3期21-25,共5页张玉 段栋峡 
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封闭的思想体系,而是开放的、发展的思想体系:马克思及其后继者直面时代性问题,在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进程中,立足于民族现实和民族实践,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索出了具有民族特色、民族风格的人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开放性 西方马克思主义 
范式与功能:马克思主义“问题域”和社会功能的开放性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52-56,共5页张玉 段栋峡 
马克思主义社会功能的开放性是其"问题域"开放性的写照: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的公式而是行动的指南;它提供一般的普遍性的立场、观点、方法,而不是具体的、现成的结论。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为研究人类认识、实践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开放性 问题域 历史唯物主义 
批判与超越:关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开放性解读(一)——传统与现代: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源的开放性
《德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1-5,共5页段栋峡 张玉 
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源具有开放的特质:它并不是从真空中走来,不是主观臆断的玄想,也不是披着"永恒真理"外衣的教条,它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了丰厚的西方思想文化营养的基础上孕育,并在工人运动实践雨露的滋养下绽放出的思想之花。因此,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开放性 世界历史 阶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性思考与党的理论创新机制研究
《宁夏党校学报》2012年第1期46-49,共4页段栋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这一主题,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内在的逻辑结构,对于我们深化党的理论创新生成机制认识和促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具...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事求是 
批判与重建:价值迷失与信仰回归——历史唯物主义的再认识与辩证法的启蒙
《江汉论坛》2012年第1期79-83,共5页段栋峡 
以"现实的个人"为前提、以"实践"为基点的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对社会历史领域的彻底"祛魅",但其过度地拒斥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容易产生一个令人担忧的倾向:一个没有"理想"、没有"信仰"、没有"批判"意识的"单向度的人"复活,并由此导致了"...
关键词:价值迷失 单向度的人 拜物教 历史唯物主义 
返魅与启蒙:价值迷失与信仰回归——一种哲学视角被引量:1
《前沿》2011年第23期68-73,共6页段栋峡 
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对社会历史领域的彻底"祛魅",但其过度地据斥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容易产生了一个令人担忧的倾向:物性的张扬与人性的幽暗导致了"单向度的人"复活,人们的精神家园也成为一片开满罂粟之花的诱惑之城。因此,克服历史唯物...
关键词:价值迷失 单向度的人 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方法论体系的逻辑建构——马克思主义新哲学观的多阈性演绎视角被引量:1
《前沿》2011年第5期60-67,共8页段栋峡 
唯物史观所蕴涵的方法论体系并不是单一的范畴叠加,而是由"元方法论""基本方法论"和"具体方法论"所组成的理论系统:以"现实的个人"为"总体性方法",从实践和实践辩证法两个向度诠释了社会存在如何决定社会意识;通过"社会过程论""社会结...
关键词:哲学基本问题 新哲学观 唯物史观 方法论 方法论体系 
公有制·社会占有·泛公有制——走出“洞穴”与“社会主义理想国”的再现
《理论界》2011年第10期68-71,共4页段栋峡 
全球化与中国化双重变奏下,客观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置入了一个新的时空场域和新的话语体系;与此同时,伴随着"公有制"经济成分的日益滑坡,由此衍生了人们对改革开放的性质和前途的担忧:"背离否定论"、"趋同论"、甚至"变相的资...
关键词:公有制 社会占有 泛公有制 社会主义 
科技助产术与人性辩证法——“创造生命”技术伦理困惑的哲学探微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14-19,共6页段栋峡 张笑扬 
"创造生命"的理念付诸实践为我们探寻生命起源提供了一种科技可能,这既是对"历史之谜"的回答,也宣告了主体理性的真正复活。对生命的自然生成而言,人造生命的诞生是对人"自然本性"的彻底祛魅,是一种自我的高度扬弃,是人普遍意识的一次...
关键词:科技 人性 创造生命 伦理困惑 
“当代形态社会主义”的现实性出场——“卡夫丁峡谷”问题的三个维度及其当代价值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27-31,共5页段栋峡 
马克思晚年着眼于俄国农村公社的现实,提出了“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的伟大设想,发展和完善了唯物史观。长期以来,学术界就“卡夫丁峡谷”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但问题本身并没有因此而消解。...
关键词:当代形态社会主义 卡夫丁峡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