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林

作品数:67被引量:12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疾病本草考释考辨病证名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医药导报》《中医教育》《北京教育(高教)》《中医药文化》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北京市共建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3种医籍考对比
《吉林中医药》2018年第4期474-477,共4页张旭 王育林 
北京地区馆藏中医古籍资源的目录整理研究与利用对策研究
中医医籍辑录体目录以《医籍考》《宋以前医籍考》《中国医籍通考》为代表。对比这3种医籍考不仅可以了解它们各自的特色,也能为更好的利用这3种医籍目录提供便利,同时可以为相关目录的著录提出一些建议。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这3种医籍考...
关键词:目录学 中医 医籍考 宋以前医籍考 中国医籍通考 
浅论“五脏辨病”体系被引量:1
《中医药导报》2017年第11期10-12,共3页蔡同泽 王育林 
"五脏辨病"在时间上先于六经辨证,在内容的某些方面要比六经辨证更加完善、系统。"五脏辨病"重视用五脏将疾病分类,为能准确区分辨别疾病的病位,该辨病方法又衍生出来一系列望诊与切诊的内容。确定疾病归属何脏之后,治法及预后也就相应...
关键词:“五脏辨病” 诊断 治法 预后 
从《太平御览》看古人对丹药毒性的认识被引量:2
《中医学报》2017年第7期1211-1214,共4页张志莹 魏蔚 田杨 何广益 李然 王育林 
古人对丹药的认识经历了以下过程:先认为其无毒有益、延年益寿,不断探索其炼化方法,后逐渐认识到丹药毒性,服食修摄之风渐止。这种认识的转变来自实践经验,需要推翻前人观点的勇气和魄力,同时对于探索中医理论更新与重组的工作具有重要...
关键词:丹药 毒性 太平御览 中医理论 
论《说文解字》所收药名的判定问题
《天津中医药》2017年第6期388-391,共4页吕晓雪 王育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YY068)
根据相关本草文献、《说文解字》旧注等判定药名的标准,首次考订出《说文解字》中所载药名的总数为815种,并将其进行分类,分别举例说明。首次全面收集统计出《说文解字》全书收载药名的情况,填补了此项研究的空白,补充了中药学史和训诂...
关键词:《说文解字》 药名 判定标准 
北京西鹤年堂生麻黄“去节”和“九转南星”传统炮制方法的优势——与北京市中药炮制规范的比较分析被引量:6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年第6期2510-2513,共4页尉捷 吴婷婷 王育林 
文章讨论了中药传统炮制方法与现行北京市中药炮制规范的异同,通过对北京著名中药店西鹤年堂传统炮制技艺:生麻黄"去节"与"九转南星"两种具有典型特色的传统药物炮制方法的意义、具体操作步骤以及特色优势等的访谈及文献学研究,阐释在...
关键词:炮制 麻黄去节 九转南星 西鹤年堂 北京市中药炮制规范 
“×參”本草名释义被引量:3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156-160,共5页李曌华 王育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医学名物词研究(11BYY068)
本草名物词以"×參"格式构词的具有相当的数量。"×參"式本草名含义与人參无绝对关系,其以"叅"取义,特指根茎肥厚或粗壮的植物,又引申泛指植物的根茎。"叅"为本字,又写作"參","蔘""薓"皆为后起本字。
关键词:×參 本草名 释义 
癖疾病证名考辨被引量:4
《中医学报》2017年第1期55-59,共5页蔡同泽 王育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byy068)
癖疾有很多名目,但其命名多遵从一般病证名的命名规律,或根据病因病机,如酒癖、水癖;或根据临床症状,如癖黄、坚癖。同时,对于相似病,其命名上的辨别也细致入微,如痰癖与饮癖,寒癖与冷癖。因此,了解癖疾命名特点,有助于理清思路,明辨词...
关键词:癖疾 病证名 命名规律 
《古代疾病名候疏义》所释《说文》“■”“瞥”“眛”“眜”“眢”等疾病词考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1289-1292,共4页李曌华 王育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医学名物词研究"(11BYY068)
"■"应是眼睛的一种生理状态,本义指婴儿刚出生时眼睛尚未睁开的样子;"瞥"指用目光掠过迅速的看一眼,并没有指眼病的意义;"眛"指眼睛看不清楚;"眜"指眼睛不正视,今本《说文》中""""两字的字序颠倒;"眢"本义指眼睛中没有眼珠而导致的失明...
关键词:[目睘]     考释 
《诗经》本草名物训诂研究被引量:2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第12期978-981,共4页包蕾 王育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11BYYO68)
本草名物训诂又称为本草释名,指运用传统训诂学的方法推究中草药名称的来源,解释名称的形、音、义与药物的关系。本草释名的材料多散存于经书、小学书以及一些本草典籍中,并无专书。
关键词:诗经 本草 名物词 
论经学对《黄帝内经》学术发展的影响
《中医文献杂志》2016年第5期6-10,共5页谷建军 王育林 
国家社科项目"宋元明清时期哲学对医学思想影响研究"(编号:13BZX035)
汉以后《黄帝内经》的学术发展受到经学的极大影响。汉学方法论对《黄帝内经》经文的整理与注释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隋唐时期和清代,宋学之影响则主要在宋金元明时期,这一时期《黄帝内经》理论与宋学哲学思想相结合,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
关键词:经学 黄帝内经 经方医学 时方医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