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

作品数:29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防灾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解经文体汉代晚清经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励耘学刊》《天中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古代自然灾害诗歌的界定、类型与内容被引量:1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88-93,共6页张静 唐元 
2020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20ZW009)。
为了系统整理研究古代的自然灾害诗歌,通过文献钩沉归纳的方法对古代自然灾害诗歌的界定标准、灾害类型和内容分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自然灾害诗歌是指以自然灾害为题材而创作的诗歌,且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诗人灾害意识的诗歌作品。...
关键词:古代诗歌 自然灾害 界定标准 灾害类型 内容分类 
先秦时期文献记载的瘟疫认知与管理应对举措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95-101,共7页唐元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题项目(ZY20210315)。
为了展现我国古代源远流长的防疫经验,通过历史文献考证梳理研究方法对先秦时期的文献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商代的甲骨卜辞中已经认识到人口密集是瘟疫流行的条件之一,春秋时期已经积极采取隔离防疫措施。先秦时期已经总结出时序失调容...
关键词:先秦文献 瘟疫书写 隔离措施 时序失调 驱逐疫鬼 卫生恶化 
论古代自然灾害诗歌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清醒认识被引量:3
《农业考古》2017年第4期111-116,共6页张静 唐元 
2016年防灾科技学院教研教改项目“对古代自然灾害诗歌采用生态批评的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Y2016B23)
中国古代有大量灾害题材的诗歌作品,其中重点关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符合当代所界定的生态文学的特征,适合采用"生态批评"的方式进行研究。从古代自然灾害诗歌中可以提取许多优秀的生态思想。例如,自然灾害诗歌中体现出人对天道自由运行...
关键词:古代自然灾害 诗歌 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批评 生态文明 
论经典诗法“流水对”的历史发展源流被引量:1
《中国韵文学刊》2017年第2期57-60,共4页张静 唐元 
2017年河北省教育厅指导项目<经典诗法名目的历史演变研究>(SZ17203)
所谓"流水对"是指诗歌中对仗的诗句或者对联中的上联和下联,在形式上是彼此对仗平行的,但内容上两个句子却有着连贯、因果、条件、转折等不可分割的关系。"流水对"这个名字,是在古人对诗歌写作技巧逐渐认识的基础上慢慢得来的。早在盛唐...
关键词:流水对 诗句对仗 十字句 十字对 源流梳理 
“西狩获麟”:《春秋》三传的解经体式与视野被引量:2
《求索》2016年第4期162-166,共5页唐元 
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西汉河北地区儒学发展史研究"(SZ151278);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项目"两汉儒学文献中的灾异书写研究"(20140111);防灾科技学院第八批重点建设课程资助项目
《春秋》三传,都是解释《春秋》经的解经文献,但是它们的解经倾向不同,《公羊传》《穀梁传》以义理见长,《左传》以叙事见长;它们的解经体式也存在差异,《公羊传》《穀梁传》保留了师徒讲授的问答形式,而《左传》则重在记载性的陈述。...
关键词:西狩获麟 解经 文体 《春秋》三传 
西汉河北地区三大儒学文献的文体革新
《兰台世界》2016年第3期117-118,共2页唐元 
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西汉河北地区儒学发展史研究"(项目编号:SZ151278)的研究成果
西汉的冀州和幽州,相当于后世的河北区域,是儒学发展的重要地区,涌现了《毛诗故训传》、《韩诗外传》和《春秋繁露》三部儒学史上的杰作。三部作品的成功因素中,文体革新是重要环节,《毛诗故训传》对"故"、"训"、"传"三种文体的融合,《...
关键词:西汉 儒学 毛诗故训传 韩诗外传 春秋繁露 
韩诗内、外传文体之辨
《天中学刊》2015年第3期73-76,共4页唐元 
防灾科技学院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项目(JY2014B33);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项目(20140111)
《韩诗外传》是《诗经》学中的重要著作,是唯一完整留存至今的汉代今文经学派的解诗作品。该书虽以"传"为名,但在文本体式上与两汉的诸多解释经典的"传"体著作并不相同,它主要采用了先讲故事,然后引出《诗经》语句的方式。厘清《韩诗外...
关键词:韩婴 《诗经》 外传 解经 
古代灾害文学研究现状综述被引量:4
《山花(下半月)》2015年第5期165-166,共2页唐元 张静 
2014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项目《两汉儒学文献中的灾异书写研究》(20140111)成果之一
灾害多倾向于自然造成的对人类社会的破坏性影响,主要类型有地震、火山、风灾、水灾、火灾、旱灾、雹灾、雪灾、泥石流、瘟疫等。形形色色的自然灾害伴随着我们生存与发展的漫长历程,作为一类攸关生死存亡的重要遭遇与记忆,灾害不可避...
关键词:破坏性影响 研究现状综述 康熙十八年 秦中吟 白乐天 母题 建安时期 王禹偁 人类社会 蜡辞 
后经典时代的往昔与后传记时代的困惑
《天中学刊》2013年第6期89-93,共5页唐元 
"性善"与"性恶"、"道问学"与"尊德性"、"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汉学"与"宋学"等,都曾经作为中国古典经学的基本流派区分而广为人知。从儒家经典的形成时期一直到当下,可以将儒学史分为经典时代、后经典时代、后传记时代。这样的划分...
关键词:儒家 经学 传记 
何休《春秋公羊解诂》的体例特色被引量:2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97-100,共4页唐元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ZY20110218)
东汉经学家何休的《春秋公羊解诂》是两汉今文经学派对《春秋》注解的集大成之作。它以"解诂"为名,而略于训诂,重于解说,基本体式是随着《公羊传》的行文对传文作出解读评判,以辨明《公羊》大义,大类上可以归入"传"体,但又是对"传"的再...
关键词:何休 《春秋公羊解诂》 解经 体例 初税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