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林

作品数:12被引量:4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犯罪刑法犯罪中止非法占有犯罪过程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现代法学》《太平洋学报》《中国刑事法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虚假诉讼入罪的思考:司法管理的角度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9期65-68,共4页陈瑞林 张健一 
对虚假诉讼进行刑事规制尚不足以遏制虚假诉讼层出不穷的严重问题,必须充分考虑虚假诉讼案件多涉及财产纠纷、当事人关系特殊、与调解结案方式正相关度高、其发现具有滞后性等特点,针对法院青睐诉讼调解导致案件事实被人为模糊化、案件...
关键词:虚假诉讼 司法管理 诉讼调解 
夺取型财产犯罪的定性探析——以非法夺取本人所有而为他人掌控之财物为视角被引量:1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84-90,93,共7页陈瑞林 廖品利 
夺取型财产犯罪的根本立法目的在于维护国家的财产制度和现实的财产秩序。这种财产制度和财产秩序属于抽象的层面,其既可能表现为法律上的各种财产权利,也可能只是一种客观的事实状态。为了稳定现存的财产秩序,刑法应当禁止一切通过非...
关键词:非法夺取 自己所有 他人占有 定性 
反思我国刑法中的立功制度被引量:4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20-23,共4页陈瑞林 严西文 
立功制度是我国现行刑法中一项重要的刑罚裁量制度和刑罚执行制度。综观世界各国的刑法典,极少有类似我国刑法立功制度的规定。我国的立功制度存在着有悖公平、违背人性、瓦解社会道德等致命的缺陷,我国刑法应该取消立功制度。
关键词:立功制度 异化 人性 诚信 
大陆与台湾死刑制度比较分析被引量:1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38-39,共2页程莹 欧丹 陈瑞林 
尽管大陆与台湾地区都保留死刑,但两者的死刑制度还是有所不同。在死刑适用对象、死刑适用程序,大陆和台湾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此外,台湾地区没有死刑缓期执行制度。大陆可以借鉴台湾死刑适应对象制度,而台湾地区则可以借鉴大陆死刑适...
关键词:死刑 适用对象 适用程序 死缓 
大陆刑法与澳门刑法犯罪中止的异同被引量:2
《太平洋学报》2009年第1期21-24,共4页陈瑞林 
大陆刑法与澳门刑法均规定了犯罪中止制度,两部刑法对中止犯规定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立法精神上和表现形式上,相异之处主要表现在处罚原则上和成立条件上,澳门刑法规定的犯罪既遂后仍可成立犯罪中止值得借鉴。
关键词:大陆刑法 澳门刑法 犯罪中止 
转型社会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转型被引量:5
《太平洋学报》2008年第1期76-80,共5页陈瑞林 张薇 
目前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仍带有计划经济的烙印,表现为较重的计划经济色彩;以权威政治为组织保证;以身份制为运转前提。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出发,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也需要转型。建设现代和谐社会,社会治安综合...
关键词:社会转型 和谐社会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论监听措施的法治化被引量:1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62-65,共4页陈瑞林 
监听作为一种先进的科技侦察手段,越来越受到各国犯罪侦察部门的重视。用立法形式严格规范监听制度是防止监听侵犯人权的有效措施,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相关的立法经验,以构建我国本土化的监听制度,正确处理侦察犯罪与保护人权的矛盾。
关键词:刑事侦查 监听 权力滥用 法治化 司法令状原则 
共犯中止的认定标准论析被引量:4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57-61,共5页陈瑞林 杨志成 
共同犯罪的中止是共同犯罪与犯罪中止这两种犯罪构成的特殊形态的结合,具有双重的特殊性。各国学者对其认定标准存在很大争议,各国的立法各不相同,我国刑法对共犯中止的规定也不明确。在充分了解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借鉴一些国家的...
关键词:中国 刑法 共同犯罪 犯罪中止 共犯中止 原因力 认定标准 
从香港“五尸命案”看区际刑事司法协助
《刑事司法论坛》2000年第1期263-273,共11页周伟 陈瑞林 
笔者于1999年2月接受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担任在香港德福花园C座501室制造"五尸命案"的被告人李育辉的辩护人。本案涉及到"一国两制"下内地和香港两个享有独立司法权区域,存在着一些法律尚未明确规定的值得研究探...
关键词:区际刑事司法协助 被告人 香港法院 调查取证 管辖权冲突 犯罪行为 被害人 一国两制 区际司法协助 研究探讨 
贿赂犯罪若干问题再思考被引量:10
《现代法学》1999年第4期59-61,共3页陈瑞林 
针对新刑法有关贿赂犯罪的规定,作者提出应当取消“为他人谋利益”的受贿罪要件和“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贿罪要件;同时,贿赂犯罪对象应包括“一切不正当利益”和受贿罪数额起点宜再降低。
关键词:腐败 贿赂 犯罪 要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