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蕊

作品数:17被引量:15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通货膨胀技术进步互动机制研究视域文化产业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学习与探索》《锋绘》《经济问题》《现代商贸工业》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化产业数字化赋能的理论机制与效果测度被引量:22
《经济问题》2021年第12期44-52,共9页黄蕊 李雪威 朱丽娇 
国家社会科学艺术学基金项目“数字文化产业虚拟集群构建研究”(21CH19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文化产业数字化赋能研究”(21FGLB071)。
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赋能机制与量子力学中粒子受激由基态向激发态的跃迁行为异曲同工。在智能经济时代,文化产业将不断吸收、消化与其技术范式相匹配的数字技术资源,强化产业能级。但文化产业能否长期处于高能级水平,则取决于文化产业技...
关键词:文化产业 数字化赋能 技术轨道 效果测度 
我国“人工智能+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问题研究被引量:2
《经济视角》2019年第3期22-28,共7页黄蕊 徐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2AZD02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3批面上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8M63185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17YJC790053);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2018年度面上项目;吉林省科技厅2016年软科学项目(项目编号:20160418042FG);吉林省教育厅2017年科研项目(项目编号:JJKH20170641SK)支持
“十三五”规划将人工智能纳入新兴产业的重要发展部分,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逐年提高。人工智能与文化产业融合有利于传统文化产业升级,人工智能技术为促进文化产业成为我国支柱性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基于我国“人工...
关键词:人工智能 文化产业 产业融合 
吉林省创新资源空心化问题的形成机理及解决对策
《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15期5-7,共3页赵意 黄蕊 闫婷 朱笑怡 周颖 崔育宏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显现,吉林省作为东北三大老工业基地之一,近年来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创新资源长期持续净输出致使"空心化"现象日趋显著。就理论而言,吉林省可凭借"相对落后"这一潜在优势实现资源回拢与经济追赶,而...
关键词:创新资源空心化 场论 虹吸效应 后发优势 
我国区域经济非平衡非充分发展的解决路径:创新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化与重构——基于后发优势理论视角被引量:16
《经济问题》2018年第10期1-7,46,共8页黄蕊 金晓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ZD02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8M63185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7YJC790053);吉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0160418042FG);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JJKH20170641SK)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奉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资源配置模式。但在此模式下,不仅先发地区出现了创新极化过度、扩散不足的弊端,而且后发地区隐性的后发优势潜能也受到了严重抑制。故在分析传统资源配置方式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
关键词:资源配置 后发优势 非平衡非充分发展 创新极化 
吉林省企业参与创新创业问题研究
《锋绘》2018年第6期184-187,共4页徐倩 黄蕊 许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2AZD02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3批面上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8M63185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17YJC790053;吉林省科技厅2016年软科学项目,项目编号:20160418042FG;吉林省教育厅2017年科研项目,项目编号:JJKH20170641SK.
随着国家创新创业战略的提出,吉林省将创新创业战略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走访调查,对吉林省企业参与创新创业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在企业参与创新创业活动过程中存在技术缺失、人才短缺、资金不足以及政策制...
关键词:吉林省 企业 创新创业 
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的互动机制研究——基于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要素配置分析被引量:79
《经济学家》2017年第2期50-57,共8页金晓彤 黄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文化消费问题研究"(12AZD021);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新生代农民工收入状况与消费行为研究"(12JZD028);吉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基于可拓评价模型的吉林省机器人企业技术创新瓶颈与对策研究"(20160418042FG)
本文基于供给侧改革视域,探析了我国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的互动机制。结果表明,我国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之间存在着彼此促进且互为因果的关联关系。而供给侧改革则是有效释放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互动效应的重要手段。我国应该采取以市场需...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技术进步 消费需求 要素配置 
美国双扩张经济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溢出效应被引量:1
《东北亚论坛》2014年第2期28-39,127,共12页王倩 黄蕊 王添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1CJY105);吉林大学基本科研项目(2012QY068);吉林大学985工程项目;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外部输入型通货膨胀并非诱发我国通胀抬升的主要因素,其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冲击程度也十分有限。而我国与美国同步联动的反周期操作才是最终导致通胀上涨的根本原因。后危机时代,我国价格水平的上涨本质上是反周期操作的后遗症。大规模经...
关键词: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通货膨胀 传导机制 
后危机时代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基于FTPL理论视角
《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3期103-108,共6页王倩 黄蕊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中国实施了与美国同步联动的宽松宏观经济政策。以财政政策为主导的救市政策的实施不仅对实体经济,更对中国通货膨胀水平产生了巨大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在危机发生前,中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受制于货币政策,体现为一...
关键词:宏观经济政策 通货膨胀 FTPL理论 动态因子模型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溢出效应被引量:2
《税务与经济》2013年第6期37-40,共4页梁琳 黄蕊 
美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对中国货币政策制定产生协同效应,并对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形成正向冲击。但冲击程度会受到人民币汇率升值、经济周期波动等因素的制约。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通胀问题的治理应更侧重于结构性的经济改革,...
关键词:量化宽松 通货膨胀 溢出效应 美国 中国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消费结构影响的研究——基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视角被引量:2
《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S1期165-166,209,共3页吴慧君 朱显平 黄蕊 
本文由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数理推导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2006年至2009年度我国人民币汇率与消费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可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推进本国实际汇率上升,从而增加可贸易品消费,...
关键词:汇率 消费 可贸易品部门 非可贸易品部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