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晓光

作品数:29被引量:11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秦岭川金丝猴川金丝猴非人灵长类社会影响因素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科学通报》《动物学杂志》《兽类学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灵长类动物保护的成就与挑战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5期755-766,共12页李保国 张河 李明 蒋学龙 范朋飞 周江 郭松涛 齐晓光 李进华 路纪琪 夏东坡 崔亮伟 向左甫 周岐海 黄志旁 黄乘明 肖文 胡慧建 周智鑫 陈明勇 黎大勇 范朋来 杨寅 潘汝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371563);中国科学院战略重点研究项目(XDB31020302)。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导致全球灵长类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中国是北半球灵长类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但在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现代农业的扩张、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土地的过度开发,使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威胁。为此,...
关键词:灵长类动物 生物多样性 栖息地破碎化 生境修复 保护策略 
行走秦岭间,探秘川金丝猴的声音通信
《大自然》2024年第3期50-53,共4页杨忆君(文\图) 齐晓光 
就在我们准备返程的时候,一阵枝叶抖动的“籁籁”声和树干晃动的“哧哧”声打破了密林深处的寂静。紧接着,远处传来了“哎、哎”的叫声,是川金丝猴的鸣叫。我们终于追踪到了猴群。
关键词:川金丝猴 探秘 寂静 
黑叶猴个体识别的新方法:基于腹股沟白斑斑纹观测
《兽类学报》2024年第2期247-251,共5页颜修刚 齐晓光 郭艳清 张鹏 吴安康 杨朝辉 
贵州省林业局林业优秀青年人才培养专项基金项目(黔林科合J字[2022]16号);贵州省林业局林业优秀青年人才培养专项资金项目(黔林科合J字[2014]07号)。
动物个体识别是进行种群数量监测、动物行为学和生态学研究的基础。通过区分个体特征差异,可收集个体行为、社会联属行为和迁移行为等重要数据(Cronin,2012;Crouse et al.,2017),为动物种群数量评估和制定有效保护策略提供关键基础数据...
关键词:黑叶猴 野生种群 个体识别 白斑斑纹 
多学科交叉揭开灵长类复杂社会的起源之谜
《自然杂志》2023年第5期321-328,共8页郑霁轩 张国捷 齐晓光 
灵长类动物的社会组织形式呈现出极高的多样性,但其演化历程,特别是几种最复杂的社会组织的起源尚未得到阐明。近百年来,为回答该问题,社会生态学和行为学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提出了众多理论,但它们主要停留在宏观层面,缺乏对基...
关键词:灵长类 亚洲叶猴 社会演化 基因组 生态学 
秦岭金丝猴的社会
《大自然》2018年第3期24-27,共4页方谷 齐晓光 
秦岭川金丝猴是“正牌金丝猴”川金丝猴分布于秦岭的种群.也是所有仰鼻猴中分布最北的一种。科学家在野外观察中惊讶地发现.秦岭川金丝猴有着复杂的社会系统,
关键词:川金丝猴 社会系统 秦岭 野外观察 科学家 种群 
土壤pH值对秦岭川金丝猴食土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兽类学报》2018年第1期12-17,共6页何凤芝 李延鹏 高颖 黄志旁 齐晓光 李保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30061;31572278;31622053;3147045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6YFC0503200);大理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KYBS201509);中国三江并流区域生物多样性协同创新中心
食土行为广泛存在于灵长类动物中,关于灵长类的食土行为有很多功能性的假说,包括补充矿物质、有毒物质吸附、抗腹泻、抗体内寄生虫感染及肠胃酸性中和等假说。为了解秦岭川金丝猴取食黏土的影响因子和功能假说,于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
关键词:川金丝猴 食土 黏土 秦岭 
秦岭川金丝猴的携带死婴行为
《兽类学报》2016年第2期177-183,共7页郭东 齐晓光 田嘉申 胡永乐 司开创 高存劳 李保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30061;31270438;31470455);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KJXX-27);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专项基金(12JK0825)
母婴纽带是灵长类社群中最为稳固和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雌性对后代的照料行为是其繁殖投入的一种形式,但雌性对死亡后代的照料不但没有回报,甚至还可能影响其后续繁殖,然而在许多灵长类中却存在母亲对死亡后代的携带和照料行为。本研究...
关键词:川金丝猴 死婴携带 母婴纽带 死亡意识 
甘肃省肃北发现白喉石(即鸟)
《四川动物》2015年第2期180-180,共1页靳铁治 边坤 王开锋 齐晓光 刘楚光 王艳 
2010年5月17日11∶12,作者在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镇马鞍山村观音山(42°27'14.2'N,96°26'06.2″E;海拔1666 m)发现1只鸟,该鸟站在废弃矿区的岩石上,上体黑白色,喉部白色,与颈侧形成不完整圆环,胸红色,翼有白斑。根据其...
关键词:马敬能 郑光美 外部形态特征 黑白色 整圆 四川阿坝 鸫科 马鬃山 繁殖期 阿拉善 
草兔消化道长度和重量的季节变化
《生态学杂志》2014年第11期3026-3032,共7页靳铁治 常罡 齐晓光 王开锋 
陕西省农业攻关项目(2006k01-G8);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J08C111);陕西省科学院重点项目(2008K-04)资助
为探讨栖息于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草兔的消化道特征与季节变化之间的适应关系,对自然环境中不同季节草兔消化道长度和重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草兔的消化道几乎各项指标都表现为冬季最高,夏季最低。但冬季和秋季、春季和夏季的多数指...
关键词:草兔 消化道 季节变化 适应策略 
非人灵长类性打搅行为研究进展被引量:2
《生态学报》2013年第19期5973-5980,共8页杨斌 王程亮 纪维红 赵海涛 王开锋 郭松涛 齐晓光 李保国 
国家自然基金的重点项目(3113006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0444,30900168,30970379);陕西省科学院基金项目(2009K-08,2013K-34,2013K-35);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JM3006)
性打搅行为是指非人灵长类社群内非交配个体对正在发生性行为个体的干扰行为,该行为在非人灵长类中普遍存在,通过综述目前已知的36种非灵长类的性打搅行为的报道,探讨性打搅行为的功能和意义。性打搅行为具有更高度的种间和种内差异,种...
关键词:非人灵长类 性打搅行为 性竞争假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