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秀山

作品数:7被引量:7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海平面海面海岸辽东半岛晚第四纪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地质学报》《海洋与湖沼》《海岸工程》《海洋科学进展》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Climate warming and sea level rise
《Marine Science Bulletin》2012年第1期28-41,共14页岳军 Dong YUE 吴桑云 耿秀山 赵长荣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40940025);Natural Science Fund of Tianjin (No.07ZCGYSF02400 and 09JCYBJC07400);National ‘973’ Project (No.2007CB411807);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of the marine atmosphere-Chemistry and global change open fund of Key Laboratory (No.GCMAC0806);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No.41006002)
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actual data, the author believe that the modem global warming and sea level rise resulted from climate warming after the cold front of the Little Ice Age about 200 years ago and the developm...
关键词:global warming sea level rise RATE PREDICTION EVALUATION 
渤海湾西岸的几道贝壳堤被引量:21
《地质学报》2012年第3期522-534,共13页岳军 Dong yue 张宝华 耿秀山 刘雪松 赵希涛 牟林 张百鸣 韩芳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编号40940025);天津市自然基金项目(编号07ZCGYSF02400、09JCYBJC07400);国家973项目(编号2007CB411807);国家海洋局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编号GCMAC0806)资助的成果
渤海湾西岸出露或埋藏了多道贝壳堤,通过地质调查发现:贝壳堤的平面分布结构是沿着(或随着)渤海湾海岸由老至新(从岸—海)与海岸呈大致平行排列。贝壳堤的划分方案有两种,一种是从新至老,另一种是从老至新,本文采取后一种划分方法:即第...
关键词:渤海湾西岸 障壁海岸 三角洲 贝壳堤(障壁砂坝) 
冀东潟湖系统演进与人类干预影响被引量:12
《海洋科学进展》2008年第2期190-199,共10页吴桑云 耿秀山 金永德 刘建强 刘如英 
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海岸带开发活动的环境效应评价(908-02-02-06);河北省曹妃甸周边海域重点调查(HB908-01-15)
研究了冀东滦河口潟湖、废滦河口潟湖和曹妃甸潟湖的形成、演化、形成条件和形态发生学过程。同时还详细分析了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以及本区滨线工程和不合理开发造成的海岸侵蚀;特别分析了相对海平面上升和潮位...
关键词:冀东海岸 潟湖系统 自然演进 人类干预 
黄河三角洲体系与地貌特征被引量:1
《海岸工程》1992年第2期66-78,共13页耿秀山 徐孝诗 傅命佐 
山东黄河三角洲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三角洲,其顶点分别为蒲城、宁海和罗家屋子,形成年代分别为公元前40年至公元1048年、1855~1976年及1976年至今。本文在概要介绍古代和近代三角洲的同时,着重分析了现行黄河口形态演变与现代三角洲...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体系 地貌特征 
海水入侵造成的山东沿海生态变化被引量:1
《海岸工程》1992年第1期61-67,共7页季明川 耿秀山 
本文通过典型研究发现,近十几年来连续干旱和过量超采地下淡水,是导致山东沿岸海水向内陆地下入侵的主要原因。由此酿成了严重的生态灾害:水生态、农田生态、滨海盐土生态、城镇经济生态和生态工程环境严重恶化,造成海水入侵区水源破坏...
关键词:海水入侵 生态变化 地下淡水 开采 
现代牡蛎礁发育与生态特征及古环境意义被引量:20
《中国科学(B辑)》1991年第8期867-875,共9页耿秀山 傅命佐 徐孝诗 李培英 
本文以淄脉沟、小清河等河口牡蛎礁为例,阐述了现代牡蛎礁的形态、结构、造礁生物组合及其堆积、生长方式,分析了牡蛎礁发育的环境条件——地貌背景、水深、动力和生态环境条件,探讨了牡蛎礁不断外移与河口蚀淤、平均海面升降变化的关系...
关键词:牡蛎礁 现代牡蛎礁 古环境 
辽东半岛东部晚第四纪海面变迁被引量:18
《海洋与湖沼》1989年第3期252-262,共11页符文侠 李光天 魏成凯 贾锡钧 耿秀山 傅命佐 
本文依据辽东半岛东部海岸堆积地貌分布、晚第四纪沉积层序与时代,以及沉积物中所含贝类、微体古生物和孢粉化石等资料,分析了晚第四纪海水进退对沉积环境演变及海岸形成与发育的影响,以及现代海岸的淤长趋势,指出全新世海侵前本区海岸...
关键词:海平面 海岸 第四纪 辽东半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