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明文

作品数:23被引量:3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金文铭文补释甲骨文小考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出土文献》《华夏考古》《古文字研究》《中国文字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谈谈近年新刊金文及其对金文文本研究的一些启示
《出土文献》2025年第1期8-20,168,共14页谢明文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中国出土典籍的分类整理与综合研究”(20VJXT018);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商周甲骨文、金文字词关系研究”(21BYY13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先秦、秦、汉出土文献的汉语字词关系综合研究”(22JJD74003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周代金文构形研究与疑难字词考释”(22SG03)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年来,有不少新的金文资料陆续发表。本文主要从“提供新字形”“提供构形研究中值得注意的新资料”“提供语音研究中值得注意的新资料”“提供新的字词关系”等方面阐述了近年新刊金文中一些比较有价值的资料,同时对其中的一些字词展...
关键词:金文    
书钟铭文柬释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4年第4期103-114,共12页谢明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先秦、秦、汉出土文献的汉语字词关系综合研究”(项目批准号:22JJD740031);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周代金文构形研究与疑难字词考释”(项目批准号:22SG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于山西襄汾县陶寺北春秋墓地M3011出土的长铭书钟铭文,旧有不少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不少字的释读,众说纷纭。新近发表的《山西襄汾陶寺北墓地春秋墓(M3011)发掘简报》公布了书钟部分铭文的照片和线图,结合以往公布的资料,可以对长铭书...
关键词:金文 春秋 壮武 
禹鼎“于将朕肃慕”补释
《中国文字研究》2023年第2期12-14,共3页谢明文 
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周代金文构形研究与疑难字词考释”(编号22SG03)的阶段性成果。
禹鼎铭文中“于将朕肃慕”一句,旧有不同的释读意见。如“于”字,有虚词与动词两种不同意见。“于”后一字,有不识字、释读作“■/匡”或“■”三类意见。“慕”,或解释作爱慕,或认为是《说文》的慔字,或读作训谋的谟。本文在已有成果...
关键词:金文 禹鼎  肃慕 
金文丛考(五)
《古文字研究》2022年第1期199-204,共6页谢明文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中国出土典籍的分类整理与综合研究”(20VJXT018);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商周甲骨文、金文字词关系研究”(21BYY1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十一年皋落戈(《铭图》17303)“十一年,佫(皋)茖(落)△命(令)少曲㖡(夜),工帀(师)舒憙,冶午”,其中△作如下之形:△,蔡运章、杨海钦在发表十一年皋落戈铭文时释作“太”,认为其上部与鄂君启节、大𢊾簋“大”字构形相近,下部所从疑即太字...
关键词:鄂君启节 金文 皋落 丛考 
吴虎鼎铭文补释被引量:3
《出土文献》2022年第2期51-58,154,155,共10页谢明文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中国出土典籍的分类整理与综合研究”(20VJXT018);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商周甲骨文、金文字词关系研究”(21BYY1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吴虎鼎铭文中“履”后一字,旧一般隶作“[丰廾]”,本文指出应径释作底部加了一横笔的“丰”,这一横笔表示的是地面,其形表示在地面上植树以为地界,是“封”的初文。铭文“内司徒”之名,研究者皆认为是“寺■”,本文指出并不存在人名“...
关键词:吴虎鼎  ■韦 
谈“宝”论“富”
《文献》2022年第1期112-122,共11页谢明文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中国出土典籍的分类整理与综合研究”(批准号:20VJXT018);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商周甲骨文、金文字词关系研究”(批准号:21BYY133)的资助。
从"宀"、从"玉"或"贝"(或兼从"玉"从"贝")之形应该是"宝""富"共同的表义初文,即屋中藏有玉、贝,它既可以表示"珍宝"之"宝",也可以表示家中很有财货即"丰于财"的"富"。后来为了区分读音相近的"宝""富"二字,于是在它们共同的表义初文上添...
关键词:金文    糅合字形 
陈喜壶铭文补释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1年第9期56-63,共8页谢明文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中国出土典籍的分类整理与综合研究”(项目编号:20VJXT018);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商周甲骨文、金文字词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1BYY1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陈喜壶铭文中的一些字,旧没有得到很好的释读。如"左大族"前面一字,或释作"乍",或释作"并",或释作"为",或认为"为"义犹"助"。本文赞同"为"的释法,又根据相关铭文,认为它用作人名,是作器者,此壶旧定名为"陈喜壶"是不合适的,实应改名为"为...
关键词:青铜器 铭文 陈喜壶 
承禄铍铭文小考——兼谈上古汉语中"成"的一种用法
《古汉语研究》2020年第4期94-100,128,共8页谢明文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商代金文的全面整理与研究及资料库建设”(16CYY031).
承禄铍铭文"永成"后面一字,旧多误释作"寿",根据相关金文资料它应该释作"晑",读作"胡""嘏""遐"或"祜"。文章还讨论了铍铭"成"以及金文、《诗经》中一些类似用法的"成"字,认为它可能有取、予一类的意思。
关键词:承禄铍 金文 诗经 
西周金文车器“鞎”补释——兼论《诗经》“鞹鞃”
《汉字汉语研究》2019年第4期62-70,126,共10页谢明文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商代金文的全面整理与研究及资料库建设”(16CYY031)的阶段性成果
西周金文中的“”字,旧有鞎、旂、幭、、、靳等释法,其中郭沫若的靳字说影响最大,本文根据相关金文资料赞成“鞎”的释法。《诗经》“鞹鞃”一直以来并没有很好的解释,已有说法皆不准确,本文联系相关资料指出“鞹”“鞃”是两物,“鞹”...
关键词:金文 西周 诗经 鞹鞃  
甲骨文旧释“益”之字新释——兼“易”字新探被引量:8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9年第12期6-21,共16页谢明文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商代金文的全面整理与研究及资料库建设”(项目编号:16CYY031)的资助
甲骨文中"■"类形,学界长期以来普遍信从"益"的释法。本文通过全面梳理甲骨文相关资料,根据旧所谓"益"字在字形以及辞例两方面都与"衁"密切相关,在读音方面又与"皿"声字存在通用关系,因此主张它应释作"衁"。又根据甲骨文中"易"字比较早...
关键词:甲骨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