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庭华

作品数:49被引量:6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军事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抗日战争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军事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红旗文稿》《中国行政管理》《中国党政干部论坛》《解放军健康》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抗战文化:战胜日本侵略者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党史文汇》2020年第9期21-25,共5页刘庭华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国歌,她诞生于民族危亡的抗日战争时期,原名《义勇军进行曲》。国歌是代表一个国家、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精神的乐曲,...
关键词:日本侵略者 抗日战争时期 《义勇军进行曲》 民族危亡 软实力 国歌 抗战 长城 
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与东北沦陷
《大连近代史研究》2018年第1期1-14,共14页刘庭华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军国主义推行'大陆政策'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内战政策,对日本采取绝对'不抵抗',招致了东北三省的迅速沦陷。张学良完全彻底执行蒋介石对日'不抵抗'政策,使...
关键词:九一八事变 国民党 不抵抗 东北沦陷 
七七事变与蒋介石抗战的“最后关头”
《军事历史》2017年第3期28-32,共5页刘庭华 
1937年7月7日,日本蓄意挑起七七事变,进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宋哲元冀察当局对日妥协退让,热衷于"和谈"而疏于备战,导致战争伊始就造成重大伤亡且平津失陷。相比之下,蒋介石国民政府对七七事变后时局发展的判断更加全面准确,抗战决心比...
关键词:抗日战争史 七七事变 蒋介石 全国抗战 
卢沟桥事变与蒋介石抗战的“最后关头”
《日本侵华史研究》2017年第1期73-82,共10页刘庭华 
日本蓄意挑起卢沟桥事变,进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队被迫奋起抵抗,七七卢沟桥事变最终导致全国性抗战的爆发。以往的抗战史研究中,往往把八一三事变作为“全国进入抗日战争”的起点,这一观点与历史事实不完全相符,值得商榷。...
关键词:卢沟桥事变 庐山谈话 国共合作 全国性抗战 
蒋介石在抗战期间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外交努力
《日本侵华史研究》2016年第4期40-57,共18页刘庭华 
蒋介石在抗战期间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利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进入“四强”的有利国际地位,适时地提出并推动废除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坚持收复台湾、澎湖列岛和东北三省等中国领...
关键词:蒋介石 抗战时期 外交 
卢沟桥事变与蒋介石的和战抉择
《抗战史料研究》2016年第2期12-24,共13页刘庭华 
日本蓄意挑起七七卢沟桥事变,进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宋哲元冀察当局希望能'作地方事件解决,避免事态扩大',对日妥协退让,热衷于'和谈'而疏于备战,特别是将原驻守在北平市内的第37师换防,导致刚一开战就造成重大伤亡且平津失陷。此外,...
关键词:卢沟桥事变 蒋介石 抗日战争 
抗战胜利经验的历史考察
《抗战史料研究》2015年第2期6-15,共10页刘庭华 
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一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二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三是实行全面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及其作战原则,是弱...
关键词:抗战胜利 主要经验 
东京审判的历史缺憾
《决策与信息》2015年第10期71-72,共2页刘庭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后处理的重要一环,同盟国在日本东京设立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根据国际法对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战犯进行了审判。东京审判既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总结,也是战后日本和远东国际关系新格局的起点。从总体...
关键词:东京审判 审判的历史 日本战犯 历史总结 国际关系 正义原则 共同意志 朝鲜战争爆发 侵华日军 石井四郎 
论共产党领导创建敌后战场的伟大功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中国行政管理》2015年第8期131-133,共3页刘庭华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抗日战争中,敌后战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武装所创造的,负有独特的作战使命,由抗战初期在战略上配合正面战场友军作战,到战略相持阶段的1940年下...
关键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共产党领导 敌后战场 纪念 功绩 作战使命 战略相持阶段 
中国为什么能赢?——对抗日战争胜利的总结和反思
《月读》2015年第8期74-78,共5页刘庭华 
中国人民从1931年反击日本"九一八"入侵,打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一枪算起,至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抗战前后达14年之久。最后,大而弱的中国打败了小而强的日本。这是弱国打败强国的典型范例。为什么一个弱国能够最后打败强国?一、以爱...
关键词:第一枪 九一八 民族精神 典型范例 全民族抗战 最后胜利 游击战争 外来侵略 而强 抗日武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