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寰

作品数:6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悉尼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元杂剧法律婚姻家庭关系婚姻家庭科举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中华戏曲》《文学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宗教仪式与中国戏剧史新论
《文学研究》2023年第2期14-25,共12页赵晓寰 田野(译) 杨志敏(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黄河流域道情戏传承研究”(20CB163);2023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太康道情戏研究”(2023XWH164)阶段性成果
关于戏剧的起源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界争论的话题之一。近年来,悉尼大学赵晓寰教授着力关注戏曲的起源问题。其新著《插图本中国戏剧史:经由傩戏与目连戏展开》(Chinses Theatre:An Illustrated History Through Nuoxiand Mulianxi)结合...
关键词:神庙演剧/剧场 傩戏和目连戏 仪式 
剑桥仪式学派与百年戏剧史研究述评
《中华戏曲》2018年第1期7-38,共32页赵晓寰 
前言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在《诗学》里提岀希腊悲/喜剧分别源自祭祀狄俄尼索斯的仪式“酒神颂”和“男根之歌”。①这个观点20世纪初得到剑桥仪式学派系统的理论阐述,从此戏剧起源于神话、仪式和典礼便成为戏剧史学界影...
关键词:戏剧史研究 仪式 学派 剑桥 述评 亚里士多德 《诗学》 20世纪 
元杂剧中的女道姑:迷失在道庵中的爱情和肉欲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7年第6期88-101,共14页赵晓寰 王倩 
元杂剧中道教的影响和道教特征的研究多聚焦在男性为主的救赎(度脱)主题,元杂剧中婚恋戏的研究的重点则集中在才子佳人(scholar-beauty)或才子名妓(scholar-courtesan)之间的浪漫关系上,鲜有人关注道姑婚恋的题材。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元...
关键词:元杂剧 道姑 才子佳人传奇 婚姻 爱情 肉欲 
中国传统戏曲时空的表现与再现——以《牡丹亭》为例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7年第1期94-98,共5页赵晓寰 王倩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如此声称,中国戏曲"没有时间或行为的统一,没有生活的真实描写,没有理智,也没有激情。"本文的目的不是与伏尔泰辩论,乃是要表明,伏尔泰以为的中国戏曲所缺少的这些戏曲因素无一不为中国传统戏曲所具备。本文以中国明代(...
关键词:戏曲 《牡丹亭》 时空 表现 再现 
中国古代通俗文学的多元化研究——赵晓寰教授专访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113-119,共7页杨正娟 赵晓寰 
跨学科、多元化思考是中国古代通俗文学研究的重要路径。在中国古典小说和戏剧的理论研究、古典小说与文学传统之关系、中日戏剧比较等问题上,受访者赵晓寰教授的观点是:参照普洛普形态学理论,中国古典志怪小说与戏剧可进行叙事特征与...
关键词:赵晓寰 普洛普形态学 叙事特征 志怪小说 中国戏剧 
元杂剧科举戏婚姻家庭关系中所涉法律问题考察被引量: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53-61,共9页赵晓寰 
元杂剧中,婚姻家庭戏占有显著的位置。科举又常常是导致打破婚姻恋爱关系中的平衡,构成戏剧冲突,从而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动因。通过科举戏中的夫妻离合与科举之间的关联,来考察婚姻家庭关系变故中的法律问题。《墙头马上》、《潇湘雨》...
关键词:元杂剧 科举 婚姻家庭 社会法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