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作品数:18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唐代文契清至民国土地买卖社会生活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历史学习》《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咸阳师范学院学报》《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首届“南开中古社会史工作坊”学术研讨会简讯
《中国史研究动态》2018年第5期79-79,共1页王旭 
2017年10月14日,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的第一届“南开中古社会史工作坊”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南开大学举行。本届会议的主题是中古中国的都市与社会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古时期的城乡关系、都城及...
关键词:中国社会史研究 学术研讨会 中古时期 工作坊 简讯 南开大学 国家观念 历史研究所 
从石解墓志看唐代的移禁制度
《史学月刊》2018年第8期36-44,共9页王旭 
移禁制度是指将囚犯移送到其他地方囚禁的制度。该制在唐代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石解墓志所记郑丹移禁中牟狱一事,就是在执行移禁制度,而非换推制度,石解亦非本案法官。中牟县是移禁囚犯的中转站,最终目的地是汴州。石解私自化解纠纷的行...
关键词:唐代 移禁制度 石解 墓志 监狱 司法 《天圣令》 
唐代地方监狱体制的变化
《历史教学(下半月)》2018年第6期14-19,共6页王旭 
唐前期地方监狱体制一般实行州县两级制,府兵制下军士受州县狱的管辖,在京府县狱与京司机构有严格的权责划分。唐后期藩镇体制的形成以及禁军司法权的膨胀,使得州县狱的管辖权受到挑战。唐后期军府中马步司置狱是从唐前期镇军体制下的...
关键词:唐代 州县 监狱 马步司 盐铁狱 
清末新政改革四论被引量:1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96-101,共6页王旭 
清末新政是在外力催化下实施的一次社会变革,促成了晚清政制由传统走向近代的内在转型。新政的推行步骤,从预备立宪正式出台、化除满汉隔阂之努力,再到1908年前后的立法实践和改革努力,足以对新政的价值做出肯定的评价。与其说新政是一...
关键词:清末新政 预备立宪 满汉关系 改革缓急 
旅陕印象:1920年代西安的城市建设和社会生活被引量:1
《城市史研究》2017年第2期194-220,共27页王旭 
西安地处内陆,和西方文明直接交汇的时间较晚,近代工商业、交通、新文化等城市文明要素的发展相对滞后.从长远的“历时态”看,西安的城市结构与功能处于逐步完善的变动过程之中.“都城时代”西安的城市图景与社会生活,在多个具象层面,...
关键词:西安 城市建设 社会生活 暑期学校 经世思潮 
唐代社会盗窃犯罪的治理被引量:3
《历史教学(下半月)》2017年第6期10-17,共8页王旭 
唐代政府在处理盗窃案件时,以发放"公验"的方式保护受害人的利益,以格、律相结合的刑罚制度对盗窃犯进行严厉地惩罚。但由于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的变化,自唐肃宗、德宗对平赃规则以及盗窃罪刑罚进行改变以后,引发了唐后期盗窃罪刑罚不一...
关键词:唐代 盗窃 犯罪 刑罚 治理 
清至民国陕北地区的土地买卖:以文契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2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108-115,共8页王旭 
土地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要素,在传统乡村社会,作为地权的交接,土地买卖是一种常见的经济行为。清至民国时期,陕北地区乡村的土地买卖,活跃且成规模。在土地买卖过程中所形成的地契文约,具有一定的生成格式和立定过程,在内容上颇具史...
关键词:陕北地区 土地买卖 文契 地权转移 社会流动 惯制 
清至民国关中地区土地买卖的历史考察:以22则文契史料为中心
《西部论坛(陕西)》2016年第1期27-31,共5页王旭 
在传统乡村,作为地权的交接,土地买卖是一种常见且相当活跃的经济行为。晚清至民国时期,关中地区的乡村土地买卖,也是比较活跃的。土地买卖所形成的文契,具有一定的生成格式与具体内容,是文章重点关注的对象。解读这些留存的乡村...
关键词:文契 土地买卖 关中地区 地权 
民国时期西安的城市印象和社会生活——以王桐龄《陕西旅行记》为中心被引量:1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63-68,共6页王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乡村建设思想(百年)史(10&ZD076)
"都城时代"的西安城市图景,在多个具象层面,已有了不少积极有益的探索,而"后都城时代"特别是民国时期西安城市的研究,相对还比较薄弱。1920年代,西安的近代化城市建设尚属初步进行,涉及市政建设、文教事业、实业状况、交通设施、社团组...
关键词:民国 西安 城市印象 社会生活 
取名惯制与关中地方社会——基于文本与调查的综合分析被引量:1
《地方文化研究》2016年第2期53-66,78,共15页王旭 
基层乡村社会是中国社会的"元组织",习俗是最微观的"组织细胞"。由姓为主线所勾勒的亲族、统属、尊卑、责任甚至等级关系,与由官名、小名、乡名、惯称、绰号、戏称等所刻画的具象村落、交际结构和文化包含,基本构成了将取名界定为习俗...
关键词:关中 取名用字 习俗—惯制 社会调查 地方社会 符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