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汉关系

作品数:93被引量:18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刘小萌顾建娣崔志海王宇陈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满族遗老金梁与儒家忠义观
《近代史研究》2024年第5期71-84,M0004,M0005,共16页刘小萌 
学术界对满族遗老金梁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有不同解读。其中,柯娇燕所持金梁一家的基本特征是“满族认同”的观点影响较大。然而,金梁的家世与金梁家“一门忠义”,以及金梁践行忠义的事迹和其忠义观的形成、金梁效力于逊清小朝廷等事实...
关键词:金梁 满汉关系 儒家忠义观 
清代诗歌的复杂性生成背景与可能性研究进路
《新华文摘》2024年第16期163-164,共2页
罗时进在《苏州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撰文指出,清诗是在清代社会历史的土壤上生成的,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诗人情感世界的复杂,诗思书写的复杂。清代历史发展中的几度风险,从根本上说都与“汉夷”矛盾有关。清人在“华夷”问题上的纠缠...
关键词:诗人情感 苏州大学学报 清诗 清代诗歌 满汉关系 生成背景 研究进路 复杂性 
清代满汉关系研究综述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5-24,共20页刘小萌 
清朝统治268年,满汉关系始终是影响社会发展进程的一条重要线索。这一线索的演变,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清朝的兴衰,而且对近代中国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本着详近略远的原则,本文将海内外研究分为四个部分加以综述。第一部分是基础研...
关键词:清代 八旗 满汉关系 研究综述 
高斌与江南汉人交往考述
《黑龙江民族丛刊》2024年第2期112-120,共9页徐立艳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清代内务府世家与皇权研究”(20BZS063)阶段性成果。
高斌是乾隆朝著名河臣,历仕康、雍、乾三朝,供职内廷与部院。其在江南为官时间最长,常与江南汉人诗文唱和,关系密切。高斌与江南汉人交往密切,推动江南地方满汉文化交融,因此,成为满汉文化融合的典范,亦是陶融江南地方满汉关系最有力的...
关键词:高斌 内务府汉姓 江南汉人 满汉关系 
“不分满汉,但问旗民”--对清代满汉关系研究中“旗民界限”视角的反思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26-34,共9页张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7JJD770013)。
“旗民界限”视角在清代满汉关系研究中备受重视,但学界对于“旗民界限”的性质存在重大争议。在“不分满汉,但问旗民”这一话语的影响下,一些学者惯于从“二元对立”的角度出发来理解“旗民界限”。然而,大量研究表明“旗民界限”的性...
关键词:“旗民界限” “不分满汉 但问旗民” 二元对立 二元合一 
国家治理视角下清初逃人法的政治困境——以顺治时期“窝隐逃人罪”的立法与司法实践为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139-148,共10页张一弛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MOOC+在线翻转+主体交互:高校思政课深度学习法的探索与运用”(CDDB22168);北京市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故事-问题-道理-价值’:思政课四阶递进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202210053004);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阶段性成果
清初为整治旗下奴仆逃亡的“逃人”问题而出台严酷的“逃人法”,对窝隐逃人的行为惩罚特重,成为清初“虐政”之一。“重惩窝隐”的规定发轫于入关之初根据明律制定的临时管制措施,在满人推动下升格形成正式法律制度。因应于清朝国家构...
关键词:国家治理 逃人法 顺治 八旗 满汉关系 
康熙朝汉人补旗缺事例研究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74-78,112,共6页田金奎 陈力 
清朝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划分旗籍和民籍,对汉人补缺加以制度上的限制。旗缺作为满、蒙、汉军八旗组织内部的官职名额,更是将汉人排除在外。但纵观清初补旗缺人员之身世,尚有汉人担任副都统、将军等特例存在,且...
关键词:汉人 旗缺 满汉关系 
清朝东北地区的满汉关系研究
《边疆中华文史研究》2023年第1期249-257,共9页李宁 于海波 
2021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疫情常态化防控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实践研究”(2021YY213);2022年度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小镇导演贾樟柯电影中的故乡汾阳”(22BC032);吕梁学院2021年校级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历史文化系与外语系合作培养世界史专业人才本科生的探索研究”(XJJG202104)阶段性成果。
清朝东北地区的满汉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东北地区的满汉关系,对认识全国民族关系发展历史具有重要作用。东北地区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到了清朝时,汉族人和满族人在这里占据主导地位,满族人包括八旗满族、闲散满族...
关键词:清朝 东北地区 满汉关系 
清代汉族移民视角下长白山地区治理及满汉关系探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16-24,共9页孙玉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193);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博士和青年扶持项目(2019C117);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JJKH20220504SK);通化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2022001ND)。
清朝是满族建立的王朝,满汉关系显得尤为突出。汉族移民与满汉关系密切相关,二者相互影响。清朝统治者既忧惧汉族移民影响旗人生计、威胁自己的统治,又希望汉族移民能够实边并促进长白山地区的开发。清朝在长白山地区的治理围绕着针对...
关键词:清代 汉族移民 长白山地区 满汉关系 
雍正帝整顿八旗官学与满汉文化之调和被引量:1
《历史档案》2022年第2期114-120,共7页刘盈 
清朝定鼎中原后,欲巩固其统治,极为重视培养和使用人才。除延续明朝原有的教育体制外,还开始设立专收八旗子弟的八旗官学,包括国子监八旗官学、宗学、觉罗学、景山官学、咸安宫官学、八旗义学等。①这一独具特色的教育制度,自顺治年间草...
关键词:八旗子弟 雍正帝 乾隆时期 满汉关系 满汉文化 国子监 培养和使用 教育体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