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婷

作品数:11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虚无主义资本逻辑生命意义阿多诺审美救赎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学习与探索》《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学术研究》《现代哲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理性创新
《新经济》2023年第8期5-12,共8页杨丽婷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从理论逻辑视角来看,这具体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两个结合”,从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六个层面对马克思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原理性创新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有机马克思主义:富有解构性的“流量”思潮
《广东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62-69,共8页杨丽婷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语境演变与意识形态认同的关联机制研究”(项目号18BKS010)的阶段性成果。
有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学界正式出场后迅速掀起“流量”效应,这与其所进行的“策略性”理论形态转变直接相关。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和“四个自信”的夯实促使“有机马克思主义热”从早期阶段的“狂热期”进入后期阶段的...
关键词:有机马克思主义 过程哲学 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 
重思卢卡奇与阿多诺关于现代主义的论争——基于虚无主义批判视角的分析被引量:1
《现代哲学》2022年第5期39-45,共7页杨丽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语境演变与意识形态认同的关联机制研究”(18BKS010)。
卢卡奇与阿多诺关于现代主义的论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卢卡奇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与阿多诺对现代主义的推崇形成强烈对比。从虚无主义批判视角看,在卢卡奇那里,现代主义是虚无主义的美学表现;而在阿多诺那里,现代主义是...
关键词:现代主义 虚无主义 现实主义 审美救赎 辩证法 
从扬弃表象主义重思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18-28,160,共12页田明 杨丽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BKS010)。
马克思所批判的唯心主义,不是柏拉图式的旧唯心主义,而是以表象主义为核心的新唯心主义,其基本立场主张“未经反思的认识论不能回答本体论问题”与“本体论与认识论相统一”。其中,观念是实在的表象,并不是本体。若要实现客观认识,就必...
关键词:颠倒 表象 对象化 实践 
马克思与虚无主义批判:一种历史性的实践方案被引量:1
《学术研究》2020年第7期30-36,177,共8页杨丽婷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语境演变与意识形态认同的关联机制研究”(18BKS010)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思想为虚无主义批判提供了重要资源。从思想发展的阶段性看,马克思的虚无主义批判在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的话语模式;从思想发展的整体性看,马克思提供了一种克服虚无主义的历史性实践方案。其意义有三点。第一,马克思从经济制度层...
关键词:虚无主义 意识形态批判 资本逻辑 历史性实践 
论克尔凯郭尔与尼采的争辩:应对虚无主义的两种路径被引量:2
《广东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76-82,共7页杨丽婷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语境演变与意识形态认同的关联机制研究”(项目号18BKS010)的阶段性成果
在虚无主义问题上,克尔凯郭尔与尼采之间具有思想上的争辩关系。前者将应对虚无主义的希望寄托于基督教信仰,后者则将基督教视为虚无主义产生的历史源头;前者把虚无主义理解为个体生命意义的缺失,后者则把虚无主义深化为普遍生命意义的...
关键词:虚无主义 生命意义 基督教信仰 价值体系 争辩 
相遇与重构:西方“马克思学”视域里的马克思与当代思想家们
《山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40-45,共6页杨丽婷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马克思学’形成和发展;意识形态本质及其当代走向研究"(项目编号:13&ZD070)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与当代思想家们的相遇以及后者对前者的重构是思想界的重要事件,也是西方"马克思学"的主要议题。新世纪以来,英语世界的研究者们在比较视域里展示了马克思与当代思想家们的批判性对话空间,推进了西方"马克思学"研究的新进展。该...
关键词:“马克思学” 重构 新自由主义 后结构主义 有机马克思主义 
批判的对话:评西蒙·乔特对马克思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重构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17年第2期378-387,437,共11页杨丽婷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方’马克思学’形成和发展、意识形态本质及其当代走向研究”(项目编号:13&ZD070)的阶段性成果
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实现了从对抗到批判性对话的华丽转身。西蒙·乔特的《从马克思到后结构主义:利奥塔、德里达、福柯、德勒兹》反映了这一转变,体现了21世纪以来西方“马克思学”研究的新特点。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看...
关键词:后结构主义 马克思学 重构 
论当代中国克服虚无主义的实践资源
《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82-86,共5页杨丽婷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克服虚无主义的战略研究"(13CZX016);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青年课题"西方马克思主义克服虚无主义的契机--以阿多诺为中心的分析"(2013G0143);暨南大学教学改革项目(JG2014025)阶段性成果
虚无主义的中国式反思,需要理论逻辑的建构,更需要实践资源的探索。当下中国的现代化实践中蕴含着克服虚无主义的现实资源。这体现在我们对资本原则与公正原则辩证关系的建构、精神家园与心灵秩序的重建以及民族文化身份的构建上。它们...
关键词:虚无主义 资本逻辑 心灵秩序 文化身份 
审美救赎与虚无主义的克服——以阿多诺为范例的分析被引量:1
《学习与探索》2015年第5期33-36,共4页杨丽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克服虚无主义的战略研究"(13CZX016);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青年课题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克服虚无主义的契机--以阿多诺为中心的分析"(2013G0143);暨南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意识形态维度下的思维方式培养与‘反思性’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及实践--以‘马克思主义
审美独具的认识论优越性使其能成为克服虚无主义的重要方式。阿多诺在遭遇虚无主义时选择了审美救赎,但也面临了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困境,即如何避免"对虚无主义的克服反而成了虚无主义的表达"。阿多诺的批判理论立场及其对马克思主义资源...
关键词:虚无主义 审美救赎 “星丛” 阿多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