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群

作品数:23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华民族凝聚力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民族凝聚力统一战线工作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岭南学刊》《广东社会科学》《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中华传统和合文化对新时期统战工作的现实价值被引量:2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20-23,共4页陈伟群 
从文化精神的层面上看,统一战线是结成联盟的各方的文化精神、民族精神的体现。中华传统和合文化包含丰富的统战人文资源,天地人和谐合一的本体论世界观,是统一战线得以形成的思想基础;厚德载物的道德品格,是统一战线赖以形成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和合文化 统一战线工作 现实价值 
统一战线为率先构建粤港澳紧密合作区服务的对策思考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47-50,共4页陈伟群 肖莉 
统一战线为率先构建粤港澳紧密合作区服务,是统战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争当全国统一战线排头兵的需要。从统一战线"了解情况、掌握政策、调整关系、安排人士"的基本职能入手,统一战线为率先构建粤港澳紧密合作区服务,需要拓展社团...
关键词:统一战线 构建粤港澳紧密合作区 服务 对策 思考 
“改革开放30年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论坛(笔谈)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25-31,共7页孔令人 黄小荣 肖莉 陈伟群 杜联藩 莫卫红 温洋 陈剑安 胡献 肖承罡 孙国平 林伟 张栋梁 
2008年12月18日,我院与华南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联合举办"改革开放30年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论坛。来自广东各民主党派省委、部分高校党委统战部负责人和本院教研人员共30多人与会。以下是部分发言摘要。
关键词:理论与实践 统一战线 改革开放 论坛 华南师范大学 高校党委 民主党派 教研人员 
改革开放30年和而不同思维的历史发展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41-46,共6页陈伟群 
和而不同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改革开放30年来中华民族在思维方式上的重要变革就是以和而不同思维破除并取代形而上学的僵化思维。和而不同思维具有巨大包容性和协调性,它是改...
关键词:改革开放 和而不同 思维模式 历史发展 
简论民族凝聚力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9-12,共4页陈伟群 
厘清民族凝聚力的主体和客体关系,才能真正找到凝聚力的动因和源头,正确处理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各种关系。本文对民族凝聚力的主体和客体概念作了界定,诠释了民族凝聚力的主体和客体的结构及两者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
关键词:民族凝聚力 主体 客体 相互关系 
关系范畴是哲学的基本范畴被引量:6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133-137,共5页陈伟群 
关系范畴在哲学史上被广泛地使用,但其重要地位并没有得到真正确立。人们仅限于探讨辩证法范畴的相互关系、规律和范畴之间的关系等具体关系,而没有将它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来加以研究。关系范畴是哲学的基本范畴这一命题能否成立,取决...
关键词:关系 范畴 哲学 意义 
诚信友爱是增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33-37,共5页陈伟群 
诚信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立身之本、立业之本,也是立国之本。它是民族成员之间产生亲和力的基础,是建立和谐民族关系的基本准则,执政党和政府的诚信能增强民族成员的向心力。因此,诚信友爱是增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构建社会...
关键词:诚信友爱 增强 中华民族 凝聚力 重要途径 
中华民族凝聚力量化测评指标体系及方法探讨被引量:1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53-58,共6页陈伟群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量化,需要将复杂的理论问题简单化为可操作的系统,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需要设计出测评指标和操作方法。民族成员的凝聚倾向则是民族凝聚力的外在表现,这种凝聚倾向可以通过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国家和社会的热爱程度得到...
关键词:中华民族凝聚力 量化研究 测评指标 
中华民族凝聚力量化的意义及实施方案探讨被引量:2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33-38,共6页陈伟群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量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现实需要,是巩固党和政府执政地位的重要工具;它能使综合国力的测量进一步精确化,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成为一门实证学科的关键。本文在论述量化研究意义的基础上...
关键词:中华民族凝聚力 量化研究 探讨 
“以民为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观念被引量:1
《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82-87,共6页陈伟群 
民族精神是具有民族特色、实践性和自觉能动性的高层次的人类精神,是民族积极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集中体现,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和标记。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形成系统的“以民为本”思想,此后绵延不断,传承至今。古往...
关键词:以民为本 以人为本 中华民族 民族精神 核心观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