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勇

作品数:6被引量:2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外周蛋白植物PS放氧光系统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理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科学通报》《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低pH诱导光合放氧33kD蛋白构象显著变化
《科学通报》2004年第8期773-777,共5页翁俊 谭翠燕 于勇 阮康成 徐春和 
33kD蛋白分子是高等植物光系统Ⅱ(PSⅡ)放氧侧3个外周蛋白中的一个,仅含1个色氨酸残基(W241).CD光谱与荧光谱的研究结果表明,当溶液的pH由6.2降到2.5时,33kD蛋白的溶液构象发生明显变化,无规卷曲增加,a-螺旋和转角比例降低.这种变化对p...
关键词:蛋白构象 光合放氧 低PH 诱导 33kD蛋白 植物光系统Ⅱ 构象变化 色氨酸残基 NBS PSⅡ 外周蛋白 蛋白分子 研究结果 CD光谱 溶液构象 α-螺旋 光谱特征 修饰 荧光谱 不可逆 可逆性 专一性 卷曲 无规 活力 
莱茵藻胞外碳酸酐酶分子定位与活性诱导被引量:5
《植物学通报》2002年第3期317-321,335,共6页何培民 徐春和 於新建 于勇 吴维宁 张荣铣 
上海市曙光计划 (SG_98_0 3 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G1 9980 1 0 1 0 0 )项目资助
胞外碳酸酐酶是藻类CCM机制和光合作用的一个重要组分 ,藻类从高CO2 转入低CO2 浓度培养时可诱导出胞外碳酸酐酶。应用金标免疫分子定位和pH调节对胞外碳酸酐酶分子定位和CO2 诱导机制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胞外碳酸酐酶主要分布于胞壁空...
关键词:莱茵藻 胞外碳酸酐酶 分子定位 活性诱导 
植物光系统II放氧复合体外周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0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2001年第6期441-450,共10页于勇 翁俊 徐春和 
自然科学基金 ( 39870 16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9980 10 10 0 )资助
光合放氧是植物光系统II(PSII)的重要功能之一。PSII的放氧反应主要是由PSII氧化侧的 4个锰原子组成的锰簇催化的。在类囊体膜的囊腔侧还结合有若干个外周蛋白 ,对放氧反应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光系统Ⅱ 放氧复合体 外周蛋白 植物 
光系统Ⅱ碳酸酐酶与放氧外周多肽及锰分子簇的关系被引量:2
《科学通报》2000年第17期1858-1861,共4页戴新宾 于 勇 张荣铣 於新建 何培民 徐春和 
以菠菜PSⅡ膜颗粒为材料, 研究了PSⅡ放氧复合体3个外周多肽及锰分子簇对PSⅡ-CA的影响. 实验结果可作为支持PSⅡ放氧侧存在膜结合态CA的直接证据. 外周多肽的存在对维持CA活性起着重要作用. 去除锰簇后放氧活性受抑制但CA活性不受影响,...
关键词:碳酸酐酶 放氧外周多肽 锰分子簇 光系统Ⅱ 
三氯乙酸盐对莱因衣藻类囊体EPR信号SignalⅡ_(slow)和 SignalⅠ的影响被引量:1
《科学通报》2000年第14期1510-1516,共7页于勇 於新建 叶济宇 徐春和 Govindjee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973004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批准号:G1998010100)
植物光系统Ⅰ反应中心D2多肽第160位酪氨酸残基(YD)氧化可以产生电子顺磁共振(EPR)信号SignalⅡslow。高浓度的三氯乙酸盐(TCA)短时间处理莱因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关键词:类囊体 莱因衣藻 三氯乙酸盐 EPR信号 光系统 
NBS修饰^(241)Trp对33kD外周蛋白与PSⅡ的结合及放氧活性恢复的影响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99年第3期341-343,共3页于勇 李荣 田少敏 徐春和 阮康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
高等植物光系统Ⅱ(PSⅡ)中膜结合的33kD外周蛋白对锰分子簇的稳定及PSⅡ高放氧活力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NBS对菠菜33kD蛋白中唯一的色氨酸残基(近C端241Trp)的修饰研究了该残基在光合放氧系统中的作...
关键词:33kD外周蛋白 色氨酸 化学修饰 PSⅡ 放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