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飞

作品数:50被引量:22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溶脲脲原体精浆精子不育症附睾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生殖医学杂志》《解剖学报》《浙江医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促进生殖健康,实现新千年发展目标被引量:1
《生殖医学杂志》2004年第6期325-329,共5页王一飞 
关键词:生殖健康 避孕节育方法 辅助生殖技术 环境与生殖 
胱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中的新成员——CRES亚类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479-482,共4页袁青 王一飞 
胱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由stefins、cystatins及kininogens三个家族组成,CRES亚类是近年来发现的cystatins家族的新成员,主要包括Cres、Cres 2、Cres 3、Testatin、Cystatin T、Cystatin SC、Cystatin E1及Cystatin E2等,它们在结构上与cy...
关键词:胱蛋白酶抑制剂 超家族 CRES亚类 睾丸 附睾 生物学功能 
胱蛋白酶抑制剂相关的附睾精子发生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小鼠睾丸和附睾中的表达被引量:6
《中华男科学杂志》2004年第3期168-171,共4页袁青 徐晨 张小瑾 陈海珍 王一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0 0 70 3 91);973基础研究基金(G19990 5 5 90 1);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发展基金重点项目(0 3JG0 5 0 0 9)资助
目的 :研究胱蛋白酶抑制剂相关的附睾精子发生 (Cres)基因在生后不同发育阶段小鼠睾丸及附睾中的表达规律。 方法 :采用半定量RT PCR方法检测CresmRNA在生后 14、2 0、2 2、2 8、35、4 9、70、4 0 0d小鼠睾丸及附睾中的表达变化。 结...
关键词:Cres基因 发育 睾丸 附睾 胱蛋白酶抑制剂 精子发生基因 
附睾精子成熟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19
《生殖与避孕》2003年第4期238-243,共6页周宗瑶 王一飞 
精子在附睾运行中不断成熟 ,表现为膜结构的有序变化以及运动和受精能力获得等。其中 ,附睾分泌蛋白 HE5 /CD5 2、HE1等与精子膜成熟密切相关。鞭毛中巯基的变化、肉毒碱、Ca2 + 和c AMP等与附睾精子运动能力获得密切相关。与精子受精...
关键词:附睾 精子成熟 
男科学的走向——从疾病主导走向以健康为主导被引量:17
《中华男科学杂志》2003年第3期163-165,共3页王一飞 
当前男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向是从疾病为主导走向以健康为主导的男科学 ,一个重要的任务是树立男性生殖健康的整体观 ,然后根据维护与促进男性生殖健康的需要 ,确立男科学的范畴与主要研究领域。对以健康为主导的男科学中的 3个领域 ,...
关键词:男性生殖健康 分子男科学 老年男科学 环境与男性生殖 
溶脲脲原体与人精子膜蛋白交叉反应抗原的研究被引量:21
《生殖与避孕》2003年第3期153-157,T004,共6页石建莉 鲁梅格 王一飞 王益清 朱洪 周元聪 徐晨 
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 (No.99SG4 2 )资助
目的 :研究溶脲脲原体 ( Ureaplasma urealyticum,UU)与人精子膜之间的交叉反应抗原。方法 :将从不育患者精液中分离、纯化等获取的 UU蛋白质与人精子膜蛋白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SDS- PAGE) ,再将电泳条带转移到...
关键词:溶脲脲原体 人精子膜蛋白 交叉反应抗原 
哺乳动物P1精蛋白基因表达的研究
《生殖与避孕》2002年第6期323-327,F002,共6页纪林 陈晖 吴小芳 陈惠琼 费仁仁 李建国 王一飞 阎月敏 王莎丽 陈啸梅 薛社普 
目的:研究哺乳动物P1精蛋白基因在大鼠和小鼠中的表达。方法:用RT-PCR法制备大鼠P1精蛋白(rP)cDNA,用小鼠P1精蛋白(mP1)DNA重组质粒(pUC8)制备mP1cDNA,rPcDNA和mP1cDNA经迪高辛标记后作为探针,用Northern杂交等技术分析基因表达情况。结...
关键词:精子发生 精蛋白 基因表达 
维护与促进男性生殖健康——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被引量:8
《中国男科学杂志》2002年第3期155-156,共2页王一飞 
关键词:生殖系统疾病 防治 男科学 诊断 男性生殖健康 
分子医学进展带来的伦理、法律与社会的影响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2年第z1期134-136,共3页王一飞 
  空前的机遇   近20年来,分子医学,尤其是基因组学的飞速发展,使我们关于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知识在细胞与分子水平上发生了一场革命.自1995年首先发表了嗜血性感冒杆菌的基因顺序以来,50余个细菌、真菌及寄生虫的基因顺序相继发表....
着床与抗着床—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7
《生殖与避孕》1999年第5期259-267,284,共10页王一飞 朱云凤 
关键词:着床 抗着床 胚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