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兵

作品数:10被引量:8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更多>>
发文主题:人民法院民事公益诉讼离婚案件调解制度正当化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审判》《人民司法》《政法论丛》《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名基层法官眼中的员额制改革
《中国审判》2017年第31期16-16,共1页杨兵 
我是一名基层法庭的庭长。我所在的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是全国收案量最大的基层法院之一,2016年收结案双双突破10万件,我所在的温榆河法庭收案量也是连年上升。案多人少的压力,使得我们基层法官对司法改革充满期待。
关键词:基层法官 司法改革 北京市朝阳区 基层法庭 基层法院 人民法院 温榆河 收案 
论司法确认程序的性质被引量:5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138-145,共8页白彦 杨兵 
当前学界对于司法确认性质的探讨和争论主要围绕着是诉讼程序还是非讼程序展开,而依据基本都是"二元分离适用论"下的"实质界限说"为判断标准。但实际上,对于诉讼与非讼的界分,理论界早已用"交错适用论"代替了"二元分离适用论"。因此,以...
关键词:司法确认性质 诉讼 非讼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经济分析——基于理性的视角被引量:11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106-114,共9页白彦 杨兵 
我国现阶段的民事公益诉讼从"成本-收益"视角考量,原告提起诉讼是非理性的,虽然这种诉讼具有一定社会效益,但社会的收益不应以个人的成本负担为代价。而且,由于判决既判力无法扩张,我国现阶段民事公益诉讼具有非公共性,而法院在对待公...
关键词:公益诉讼 理性 经济分析 滥诉 
有关“调审分离”的若干问题及对策被引量:9
《法律适用》2011年第4期74-78,共5页白彦 杨兵 
一、一种“调审分离”尝试——法官助理庭前调解的实证调查 自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末,我国在法院的调解制度中,并没有设立专门的调解机构或调解人,在一个案件中,法官既是调解者同时也是审判者。学者将这种程序结构称之为“调解型...
关键词:调审分离 庭前调解 法官助理 审判方式 新中国成立 实证调查 20世纪 调解制度 
敏感案件受理中的行动策略与正当化转型——以诉的利益为视角被引量:8
《法律适用》2011年第1期32-39,共8页肖建华 杨兵 
现代法治社会.以诉讼为典型代表的公力救济方式在整个社会纠纷解决机制中,占据着重要甚至是基础性的位置,并成为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最权威的救济手段。但美国学者尼尔·K.考默萨经过仔细研究后.发现了一个关于司法功能的“悖论”:...
关键词:诉的利益 行动策略 案件受理 正当化 社会纠纷解决机制 转型 敏感 公民合法权益 
构建科学的审判管理机制被引量:2
《人民司法》2011年第1期4-9,共6页胡昌明 杨兵 王耀承 
审判管理,是指法院对审判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方式。①我国人民法院审判管理机制建设,从1999年第一个《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正式提出建立符合审判工作特点和规律的审判管理机制的任务开始,就一直在不断探索中...
关键词:审判管理机制 科学 人民法院 审判管理制度 审判活动 机制建设 审判工作 法制观念 
检讨与建构:离婚案件中的反诉问题研究
《法律适用》2010年第6期72-77,共6页杨兵 
一、问题提出:"中国式离婚"中反诉制度的缺失及检讨反诉是现代民事诉讼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它在平等地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产生相互矛盾的判决、实现诉讼经济等多方面均有裨益,因此现代各国的民事诉讼中几乎都规定了这一...
关键词:离婚案件 被告 本诉 诉讼标的 处分权主义 辩论主义 婚姻案件 婚姻无效之诉 
对抗制与调解制度的冲突与融合——美国调解制度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33
《比较法研究》2006年第4期79-92,共14页肖建华 杨兵 
中国政法大学杰出青年教师科研基金资助的<调解制度在诉讼程序中的运用>课题的部分成果。
关键词:调解制度 对抗制 冲突与融合 美国 纠纷解决机制 纠纷解决方式 审判改革 司法实践 21世纪 当事人主义 
论我国诉讼调解原则体系之重构——兼评《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相关规定被引量:17
《政法论丛》2005年第1期80-84,共5页肖建华 杨兵 
合理的诉讼调解原则体系 ,是该制度适当、有效运行的基础。现行调解原则体系 ,存在诸多不足 ,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完善 :强化自愿原则 ,摒弃有关“应当先行调解”案件的规定 ;废除查清事实、分清是非原则 ;明确实体合法原则的内容 ;增设非...
关键词:诉讼调解 调解原则 民事调解 人民法院 合法原则 自愿原则 案件 应当 是非 存在 
仲裁协议“长臂"效力之正当化阐释被引量:1
《研究生法学》2004年第3期71-80,共10页韦选拾 杨兵 
仲裁协议是仲裁制度的基石。一般认为,仲裁协议是当事人自愿将他们之间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有关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意思表示。仲裁协议作为以仲裁方式解决争议的依据,通常有两种存在形式,即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及专门的仲裁协议书。仲...
关键词:仲裁协议 仲裁制度 法律效力 合同转让 仲裁条款 清偿代位 合同相对性原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