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平

作品数:31被引量:7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西柏坡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西柏坡精神毛泽东赶考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党政论坛》《哲学研究》《社会科学论坛》《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科学把握和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规律性——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被引量:1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7期48-48,共1页王玉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完整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运用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在理论思考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如何进一步把握和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共产党执政规律 河北人民出版社 规律性认识 科学 
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研究的拓新之作——评《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形象战略:基于国家利益的研究视角》
《河北学刊》2017年第3期226-226,共1页王玉平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我们也迎来了塑造全新中国国家形象的战略机遇期,如何塑造中国国家形象,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是摆在面前的突出问题。进入21世纪,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关键词:中国国家形象 国家利益 形象战略 全球化背景 国际形势 战略机遇期 经济实力 21世纪 
“赶考”的历史与现实反思
《党政论坛》2017年第4期8-12,共5页王玉平 
1949年,毛泽东离开西柏坡的时候,说是要去"进京赶考",说"我们决不能退回来,退回来就失败了,决不做李自成"。2013年习近平来到西柏坡的时候,强调"赶考远未结束""赶考永远在路上"。毛泽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坚定和自信?习近平为什...
关键词:现实反思 在路上 党员干部 思想教育 主流价值观 道德修养 领导干部 宗旨意识 风不正 支前民工 
“赶考”的历史与现实反思被引量:1
《临沂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1-6,共6页王玉平 
1949年的3月23日,中共中央离开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进北平建立新中国,毛泽东称之为是去"进京赶考"。今天,重温历史反观现实,我们发现"进京赶考"这一命题与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有着最密切的内在关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站在"进京...
关键词:西柏坡精神 进京赶考 人民情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开拓与创新
《哲学研究》2016年第4期3-7,128,共5页王玉平 袁秀 王昆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内容是唯物史观。毛泽东哲学的唯物史观,创建了中国革命的道路论、方法论,高扬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揭示了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境界;"四个全面"则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毛泽东哲学 四个全面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问题面临的矛盾及其化解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69-73,共5页王英 王玉平 
2014年度河北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西柏坡时期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的实践基础和内容研究"(项目编号:2014020601)的研究成果
西柏坡时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转折、辉煌的时期。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成绩。这巨大成绩的取得,是与当时干部问题的及时解决分不开的。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问题面临着解放区...
关键词:西柏坡时期 干部教育 矛盾 
河北省北纬38°区域农村走向城镇化的可求目标与可选路径——以安平县沿滹沱河北堤三个乡镇的规划为例被引量:1
《社会科学论坛》2015年第5期207-211,共5页王玉平 
农村发展的未来方向是走向城镇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走向城镇化的经济基础。以河北省安平县沿滹沱河北堤北纬38°区域的三个乡镇为研究和规划个案,依托其地理优势、区位优势及环境条件优势,建立规模化奶牛养殖的支柱产业,培育...
关键词:北纬38° 滹沱河北堤 城镇化 安平县三乡镇 奶牛养殖 
新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思考被引量:3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146-151,共6页王玉平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HB2011QR63);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项目批准号:14456216D)
构建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协调的文化生态,既是新农村健康发展的内在本质和客观要求,也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源力量。拓展城市文化"反哺"农村文化通道,形成农村对接现代文明的文化圈;激活乡村文化的"种...
关键词:新农村 文化生态 文化圈 文化建设 
西柏坡精神的基本特征被引量:4
《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6期97-100,共4页王玉平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曲折而漫长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意义深远的中国革命精神——"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东北抗联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及西柏坡精神。这些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西柏坡精神 《中国土地法大纲》 中国共产党 七届二中全会 近代中国 西柏坡时期 革命历史 封建制度 
聚焦经典:马克思的理论旨趣与实践追求——读《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历史轨迹及其当代价值》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王玉平 
19世纪40年代所写的一系列著作,都是马克思围绕该主题展开的整体性论证。该书还第一次明确提出,《资本论》及其手稿以及《法兰西内战》几稿是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在政治经济学、政治学领域深化的表征。
关键词:人类解放 马克思 当代价值 历史轨迹 19世纪40年代 《法兰西内战》 实践 旨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