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次芬

作品数:38被引量:9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去纤酶急性白血病前列腺素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微循环学杂志》《心血管病学进展》《制冷》《天津医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分型及预后判断被引量:6
《海军总医院学报》2002年第2期81-84,共4页唐亚辉 马葵 李次芬 殷宗建 袁淑雯 杨平地 向丹 
目的 采用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分型体系对 10 2例急性白血病进行综合分型。方法 按照FAB标准进行形态学分型 ;运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标记活细胞膜表面分化抗原确定细胞属性 ;采用 2 4h培养法或直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 ;...
关键词:白血病 诊断 细胞遗传学 融合基因 
急性白血病的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分型被引量:21
《中华血液学杂志》2002年第5期264-266,共3页唐亚辉 马葵 李次芬 殷宗建 袁淑雯 杨平地 向丹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形态学 免疫学 细胞遗传学 分子生物学分型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消退动物实验观察被引量:1
《转化医学杂志》2000年第1期15-17,共3页唐亚辉 马葵 李次芬 
经过三个月食饵性高血脂对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诱导后,对斑块的消退又进行了三个月的观察.结果发现,高血脂能引起血小板数增加、粘附力增强、前列环素/血栓素A_2(PGI_2/TXA_2)失衡,纤维蛋白原及纤溶酶原含量增高,脂质过氧化代...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消退 新西兰兔 
新西兰兔食饵性高血脂形成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9年第3期174-175,共2页唐亚辉 马葵 李次芬 
为探讨高血脂形成对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我们于1997年1月至7月检测了新西兰兔食饵性高血脂形成对其凝血功能诸指标的影响。一、动物模型和方法作者单位:100037北京市,解放军海军总医院血液、肿瘤研究室雄性新西兰兔30...
关键词:高血脂形成 凝血功能 病理 
去纤酶对防止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被引量:2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9年第2期112-114,共3页唐亚辉 刘萃 李次芬 李维华 
目的研究去纤酶是否具有防止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方法对给药组及对照组模型动物血清总胆固醇含量、主动脉病变面积及胆固醇含量、心壁冠状动脉分支狭窄程度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结果去纤酶能降低血清及动脉壁的胆固...
关键词:蛇毒 动脉粥样硬化 综合预防 去纤酶 
去纤酶对食饵性高血脂兔脂质过氧化及前列腺素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海军总医院学报》1998年第1期31-33,共3页唐亚辉 李次芬 
早已公认,高血脂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最常见因素之一.许多研究表明,高血脂时体内自由基清除剂如超氧化歧化酶(SOD)等活性减低,产生大量LPO,引起PGI_2/TXA_2,失衡,血管收缩释放5-羟色胺(5-HT)、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等,这些因素之间...
关键词:去纤维 高血脂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去纤酶对高血脂兔血小板功能、纤溶系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2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7年第2期137-140,共4页唐亚辉 李次芬 
观察了食饵性高血脂对新西兰兔血小板功能、纤溶系统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及去纤酶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高血脂能引起兔的血小板数增加,粘附力增强,血液粘滞性增加,红细胞流动变慢,呈现高凝和低纤溶状态,且主动脉形成明显粥样斑块。去...
关键词:血脂过多 血小板 纤维蛋白溶酶 血液流变学 
小量阿司匹林防治老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
《微循环学杂志》1993年第4期44-45,共2页马志忠 罗毅 汤洪川 李次芬 殷宗健 杨梅芳 李振甲 李晖 
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脑血管意外的65%。因此预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对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延年益寿具有重要意义。1987年至1991年我们对小量阿司匹林(Acetylsalicylic Acid,ASA)防治老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了系统、详细、多层次的...
关键词:阿司匹林 防治 老年人 缺血性脑血管病 
LPO、PGI_2/TXA_2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9
《心血管病学进展》1993年第5期284-287,共4页王洪武 李次芬 
脂质过氧化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前列环素/血栓素A_2比值下降,引起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小板活化,释放5-羟色胺、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及O_2^((?))等,促进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的转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前列腺素 过氧化脂质 
血小板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8
《心血管病学进展》1993年第4期203-206,共4页王洪武 李次芬 
在高血脂等多种因素作用下,血小板膜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血小板活化,释放多种血管活性物质,促使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等转化成泡沫细胞,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和发展.
关键词:血小板 动脉粥样硬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