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强

作品数:4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陇东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北朝黄帝胡姓墓志历史书写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商业文化》《文物鉴定与鉴赏》《书法赏评》《民族学论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北朝胡姓墓志黄帝祖源记忆的历史书写——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视角审视被引量:5
《民族学论丛》2024年第1期20-28,共9页董文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出隋代墓志铭蒐补与研究”(21BZS008)。
北朝胡姓对黄帝祖源记忆的历史书写,在中古民族融合与华夏认同方面极具典型意义。通过对北朝墓志的系统梳理,可知胡姓墓志关于黄帝祖源记忆的历史书写,在时间、地域与人群方面呈现出鲜明特征。北魏晚期以来,黄帝祖源记忆的主要书写人群...
关键词:北朝胡姓 墓志 黄帝祖源 历史书写 华夏认同 
北石窟寺165窟七佛造像艺术特色被引量:2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年第11期44-46,共3页董文强 
北石窟寺是陇东高原地区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寺院,其中165窟是最具代表性的洞窟,以七佛造像为主。165窟是北石窟营造者精心设计的产物。七佛造像具有北方民族敦厚朴实、雄大粗犷的特点,但在粗犷朴拙中不失细腻,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陇东地...
关键词:北石窟 165窟 造像艺术 
两汉简牍书法及对现当代书法研究与创作的影响
《书法赏评》2016年第4期27-30,共4页董文强 
简牍是中国古代用竹、木制成的书写材料,流行于东周至魏晋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3世纪),是纸张没有大量出现之前最主要的书写材料。二十世纪以来,简牍的出土数量巨大,内容十分丰富。成千上万枚的出土简牍已不罕见.从体裁形式...
关键词:书法研究 简牍 现当代 创作 两汉 书写材料 魏晋时期 二十世纪 
试论书法产业的无形力量
《商业文化》2014年第18期167-167,共1页董文强 
当今文化全球化、产业信息化的背景下,书法产业大有可为,是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其发展能够提升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有利于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认识和认同,是中国文化产业领域的"民族品...
关键词:书法产业 全球化 文化软实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