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

作品数:20被引量:7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遗址考古动物考古煮法陶器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拍卖》《大众考古》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社区考古学:概念与实践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4年第1期1-2,共2页王涛 
作为学术概念的“社区考古学”,至少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出现,但对其准确定义的探讨至今尚无统一认识。但无论如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大家已经形成一些与此相关的基本认识,比如:社区考古是公众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考古离不开“社...
关键词:公众考古学 学术概念 考古 社区 理念和实践 统一认识 20世纪80年代 
公众考古实践的多角度观察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4年第1期3-11,共9页王怡然 王涛 
通过对近年来开展的形式多样的公众考古活动的3个方面—教育、社区、媒介进行多角度观察与分析,可以发现:发展公众考古实践对公民“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化社会大有益处;在地社区开展的公众考古活动涉及群体更加丰富且有向常态化开展、...
关键词:公众考古 终身教育 在地社区 传播媒介 
从“你们”到“咱们”——河南荥阳楚湾遗址社区考古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2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4年第1期12-19,共8页王涛 王涵 朱静宜 
立足正在开展发掘和整理工作的河南荥阳楚湾遗址,公众考古团队和遗址所在地村镇干部群众紧密合作,有针对性地设计并组织实施了楚湾社区考古“五个一”计划,主要包括:一个社区专题展、一场考古进校园、一组口述史访谈、一次线上云教学、...
关键词:楚湾遗址 社区考古 实践与思考 
北京上宅遗址出土陶片的脂质分析与先民生计策略被引量:1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年第8期1808-1816,共9页吕楠宁 王涛 郁金城 饶慧芸 韩宾 杨益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07221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资助。
作为多种史前文化的交汇处,北京地区是史前时期文化交流和粟黍传播的重要研究区域.尽管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门头沟东胡林遗址已有粟黍遗存出土,但是该区域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粟黍遗存比较少,中间存在约两千年的断层.上宅遗址位于...
关键词:上宅遗址 旱作农业 生计策略 陶器脂质分析 石煮法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制陶的多视角观察
《中原文物》2022年第5期97-103,共7页王涛 臧雅帆 岩坎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研究”(批准号:15BKG005)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通过民族考古的视角,实地考察了云南西双版纳曼掌村与曼飞龙村几户保留原始制陶工艺的陶工家庭,通过访问调研、参与实践、模拟实验等方式,了解当地慢轮制陶技术;分析其制陶的空间布局、陶器成型方法、装饰手法及原料采办及成分等。...
关键词:民族考古 陶器研究 慢轮制陶 遗产保护 
中国史前陶斝初论被引量:1
《北方文物》2022年第5期57-63,共7页秦存誉 王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9年度青年项目“洛阳地区古人类石器工业及其生存行为研究”(项目编号:19CKG005)的资助。
史前陶斝最早产生于豫西、晋南地区,是庙底沟二期文化居民在大汶口文化陶鬶的启发下创制而成的。龙山早期陶斝主要分布于晋中南、关中、豫西、豫西北等地区,至龙山晚期遍布黄河中游及邻近地区,并形成了釜形斝、罐-盆形斝两大传统。早期...
关键词:史前 陶斝 形制 起源 传播 
群星璀璨,实证辉煌历史一眼千年,讲述中国故事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纪实
《中国拍卖》2022年第5期72-79,共8页崔明旻 王涛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于3月31日上午正式公布,分别是四川稻城皮洛遗址、河南南阳黄山遗址、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山东滕州岗上遗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陕西西安江村大墓、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
关键词:考古新发现 湖北云梦 三星堆遗址 山东滕州 甘肃武威 墓葬群 四川广汉 河南南阳 
笔谈:公共考古/公众考古概念下的考古学教育思辨被引量:2
《中国文化遗产》2022年第2期4-20,共17页高蒙河 魏峻 杭侃 高大伦 方向明 王涛 李飞 王良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双减”专项课题《“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项目式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CDGB21488)成果之一。
考古学和当代社会方方面面的联系越来越多,种种联系组成了公众考古/公众考古学要关注的诸多领域。脱胎于英文“Public Archaeology”的“公共考古”或者“公众考古”概念,在中国的实践和讨论均体现为考古学面向公众的沟通和共享姿态。...
关键词:公共考古 公众考古 考古教育 人才培养 公共性 开放性 共享 项目式学习 课程体系 
大河村遗址彩陶双连壶的造型艺术与文化意蕴研究被引量:2
《中国陶瓷》2021年第9期142-146,共5页秦存誉 王涛 
彩陶双连壶是河南郑州大河村遗址出土的一件造型别致、形态典雅的饮酒器。它在器体造型和器表图案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表达了形态、色彩、肌理三个要素,具有功能性和简洁性相统一的艺术风格。彩陶双连壶是仰韶晚期文化格局与发展态势的标志...
关键词:大河村遗址 秦王寨文化 彩陶双连壶 造型艺术 文化意蕴 
基于X射线谱学和操作链分析的煤山遗址出土陶器综合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21年第5期1355-1359,共5页臧雅帆 王涛 袁广阔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BKG00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9YJAZH130)资助。
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ED-XRF)技术结合考古学常用的陶器操作链研究模式,对河南汝州煤山遗址出土的陶器遗存开展制作工艺和文化传承关系的综合研究。煤山遗址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原为临汝县)北刘庄村,是研究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向文...
关键词:煤山遗址 X射线谱学 制陶工艺 龙山文化 二里头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