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艳芳

作品数:5被引量:3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脊柱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脊髓型颈椎病病理自然病史体征脊髓损伤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健康之路》《颈腰痛杂志》《中国骨伤》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巨噬细胞极化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9
《中国骨伤》2018年第1期88-92,共5页徐保平 姚敏 王晓涛 杨龙 田子睿 潘艳芳 崔学军 
上海市科委中医重点项目(编号:14401970400);上海市科委中医药领域中医重点项目(编号:15401972000);筋骨理论与治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编号:教科<2009>98号);国家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计划项目(编号:2015RA4002)~~
脊髓损伤是脊柱神经系统严重的创伤,损伤后局部组织破坏和微循环障碍,引起局部损伤加重和周围神经细胞广泛坏死。脊髓损伤后常常伴随炎症反应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和生物活性物质,引起巨噬细胞极化,巨噬细胞在IFN-γ、LPS、TNF-α等刺激极化...
关键词:脊髓损伤 巨噬细胞 综述文献 
施杞教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用药规律的聚类分析被引量:4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7年第8期1324-1329,共6页徐保平 田子睿 李振军 王晓涛 潘艳芳 崔学军 
上海市科委中医重点项目(No 14401970400):中医综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负责人:王拥军;筋骨理论与治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科<2009>98号):负责人:王拥军;国家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计划项目(2015RA4002):负责人:王拥军
目的:总结施杞教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用药规律并探索其学术思想。方法:收集2009-2015年龙华医院施杞教授门诊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医案265例,对纳入医案中的药物利用SPSS 21.0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 施杞教授 聚类分析 用药规律 
脊髓型颈椎病核磁共振信号分级与临床应用关系研究进展
《健康之路》2017年第5期20-21,共2页潘艳芳 崔学军 王拥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81373666):脊髓型颈椎病危险因素、证候类型以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关系的研究,负责人:崔学军
本文对脊髓型颈椎病核磁共振信号分级与临床应用关系研究进展分析探讨如下。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 核磁共振 信号分级 临床预后 
骨伤科临床常见结局指标的“统计学意义”与“临床意义”被引量:5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7年第1期69-72,共4页王晓涛 潘艳芳 崔学军 叶秀兰 徐保平 李振军 朱森 王拥军 施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30085,81373666);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407001-2);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JDZX2012118);上海市科委中医重点项目(14401970400);施杞名中医工作室
在临床研究中,统计学的显著性差异广泛应用于推断药物或医疗器械等的治疗效果。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统计学推断可能会对疗效的评估产生误导作用。首先,疗效的统计学差异不能表明该差异一定有临床意义。统计显著性只能推断出疗效...
关键词:统计学意义 临床意义 最小临床显著差异(MCID) 骨伤科 结局指标 量表 
脊髓型颈椎病的自然病史研究现状被引量:14
《颈腰痛杂志》2016年第1期58-61,共4页杨龙 姚敏 孙悦礼 潘艳芳 王晓涛 吴颢 沈理泱 王拥军 崔学军 
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SHDC120131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373666);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407001-2);上海市科委中医重点项目(14401970400);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建设计划项目(沪卫科教(2012)52号)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是颈椎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是指由于颈椎的退行性变引起的椎体及椎间盘、韧带等周围软组织退化,压迫脊髓,导致肢体功能障碍甚至瘫痪等症状的一组综合症状。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 自然病史 体征 病理 治疗时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