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益

作品数:5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比较法视角感性法律追索日文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艺术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科学.经济.社会》《边疆考古研究》《江淮论坛》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收”的原理与渊源
《法律史译评》2017年第1期95-118,共24页石原辽平 汪益 
前言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有关“收”的条目被看作一条关于没收犯罪者田宅、妻、子、财产、奴婢的规定。自李均明在其论述~4中对此进行全面分析以来,已有诸多关于收律的研究成果发表,若在此基础上再行陈述,笔者愚见难免有些画蛇添...
关键词:收律 研究成果 展开讨论 财产 犯罪者 研究 文脉 渊源 中心点 
运用高分辨率卫星图像对汉代居延绿洲的初步考古学研究
《边疆考古研究》2017年第1期247-268,共22页森谷一树 相马秀广 魏坚 汪益(译) 
中国人民大学新教师启动全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向内项目科研项目“利用卫星图像的长城地域考古学研究”的经费支持(项目编号:92342063)
本研究以中国各历史时期对居延绿洲所进行的开发为切入点,并以其最初的开发阶段——汉代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来进行分析和探讨。长期以来,由于出土的载有居延绿洲信息的居延汉简十分丰富,因此,对居延绿洲的研究一直是作为居延汉简研究的一...
关键词:遗址群 卫星图像 考古学研究 
比较法视角下的流日文物追索:从感性到理性被引量:5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131-140,共10页汪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FX125)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经由各种途径流失日本的文物不计其数。通过诉讼途径实现流日文物返还目的自然是最具说服力的首选方式,但限于诉讼过程中所面临的"四大难题",当前也很难在追索上有所突破,所以,有必要在理性分析这些难题的基础上进一...
关键词:流日文物 追索 法律 理性 
“西学东渐”时期政治学学科发展研究刍议
《江淮论坛》2016年第5期112-116,共5页王昆 汪益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初建:1911-1929年"(16XNH070)
西方政治学在"西学东渐"时期的传播可以看成是中国现代政治学建立的一个萌芽,这一过程也是晚清民国知识与制度体系转型的一部分。对于晚清政治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学科史的范畴,但是现有研究不能很好地分辨出政治学学科史...
关键词:西学东渐 政治学 学科史 日本中心观 
地方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初探——以四川广元白花石刻为例
《科学.经济.社会》2015年第3期138-143,共6页汪益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转型升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川广元白花石刻在保护和传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诸多发展瓶颈。而此类现象却又是我国很多地方在开展类似保护工作中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白花石刻 保护 传承 对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