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宾

作品数:8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暗网匿名通信页面IP地址TOR更多>>
发文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计算机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科学学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低开销的匿名通信群组威胁人物挖掘方法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4期37-46,共10页霍艺璇 赵佳鹏 时金桥 齐敏 孙岩炜 王学宾 杨燕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网络空间安全治理”专项(2023YFB3106600)。
深暗网因其强隐匿性、接入简便性和交易便捷性,滋生了大量非法活动,如推广网络博彩、贩卖毒品等.随着网络社交方式的更新,加密即时通信工具Telegram中的群组成为不法分子推广黑灰产、买卖资源和工具的聚集地,大量不法分子利用Telegram...
关键词:网络公害 文本挖掘 Telegram群组 主题建模 
基于会话机器人的深暗网威胁情报自动套取方法
《网络空间安全科学学报》2024年第2期47-55,共9页霍艺璇 赵佳鹏 时金桥 王学宾 杨燕燕 孙岩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网络空间安全治理”专项(2023YFB3106600)。
深暗网因其强隐匿性、接入简便性和交易便捷性,滋生了大量非法活动。加密即时通信工具Telegram因强大的匿名保护机制,成为广受欢迎的深暗网威胁活动交流渠道,不法分子在群聊中发布敏感消息或广告,吸引感兴趣的成员私聊具体细节。从监管...
关键词:深暗网 网络威胁情报 人工智能 对话生成 Telegram 
基于应用行为划分的Android恶意应用检测技术被引量:2
《计算机工程》2023年第9期125-136,共12页林中霖 时金桥 王美琪 王学宾 王雨燕 
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19B010137003)。
在目前Android恶意应用检测技术研究中,单维度应用特征检测技术容易被黑客针对该特征的缺点设计恶意代码,而多维度应用特征检测技术存在对新样本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同时,基于用户交互信息的应用行为特征划分方法被广泛运用在多维度应...
关键词:ANDROID应用 动态分析 自动化检测 恶意行为 深度学习 
一种利用注意力增强卷积的暗网用户对齐方法被引量: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206-214,共9页杨燕燕 杜彦辉 刘洪梦 赵佳鹏 时金桥 王学宾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B3100600)。
暗网用户在地下市场从事大量违法犯罪活动,暗网的匿名性给暗网用户之间的沟通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给执法人员带来了极大困难。近年来,深度神经网络在各个领域取得广泛成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利用神经网络对匿名的网络文本作者...
关键词:文本嵌入 注意力机制 卷积算子 长序列信息 
基于原型网络的中文分类模型对抗样本生成被引量:2
《计算机工程》2023年第8期54-62,共9页杨燕燕 谢明轩 曹江峡 王学宾 柳厅文 杜彦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B3100600);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C02040400);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2021153)。
对抗样本生成通过在原文本中添加不易察觉的扰动使深度学习模型产生错误输出,常用于检测文本分类模型的鲁棒性。现有对抗样本生成方法多数采用黑盒或白盒攻击,在生成对抗样本的过程中需要和受害模型交互,且攻击效果依赖于受害模型的结...
关键词:对抗样本生成 分类模型 原型网络 文本表示 变换策略 
匿名通信综述被引量:3
《电子技术应用》2021年第4期46-53,58,共9页陈欢 苏马婧 王学宾 宋栋 
国防基础科研计划项目(JCKY2019211B001)。
匿名通信系统是指建立在网络应用层之上,结合数据转发、内容加密、流量混淆等一系列技术,实现通信实体之间关联关系和通信内容对第三方隐藏的网络。在商业秘密传输、电子投票等使用场景中,保证用户的个人身份、行为不被网络窃听者所识...
关键词:匿名通信系统 发展沿革 原理 威胁 评价 
Internet服务可访问性技术综述被引量:3
《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2018年第6期18-27,共10页谭庆丰 时金桥 王学宾 顾钊全 崔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572153)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应用互联网审查技术监视和阻断互联网用户的流量。互联网审查和抗审查技术已经极大地影响了互联网基础设施架构、通信协议以及用户行为。以匿名网络持久访问性技术为基础,调研网络审查和抗审查相关概念,探讨抗审查...
关键词:抗审查技术 匿名通信 互联网审查 流分析 
匿名通信系统不可观测性度量方法被引量:14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5年第10期2373-2381,共9页谭庆丰 时金桥 方滨兴 郭莉 张文涛 王学宾 卫冰洁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金项目(2012BAH37B04);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XDA06030200)
匿名通信技术作为一种主要的隐私增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的各个方面,然而传统的匿名通信系统很容易被监视、检测.因此,国内外研究者一直致力于改进匿名通信系统的不可观测属性,以防范网络审查和监视.然而,如何量化评估这些协议的不...
关键词:匿名通信 相对熵 不可观测性 隐私保护 流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