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作品数:8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语言形式语言活动语言转向语言哲学语言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学语言文字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兰州学刊》《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实践困境探析被引量:5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256-260,共5页王丹 祝平燕 
文章借助社会角色理论,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实践困境。通过调查研究,分别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是社会不同群体对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期待;其次,结合笔者在武汉市G医院调查的实际案例,了解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
关键词:医务社会工作者 角色期待 角色实践 
简析优势视角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被引量:4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1年第6期244-244,共1页王丹 
优势视角已在社会工作领域获得认可,我们要进一步将这种理念运用到实践中。本文探讨了优势视角的理念,并从问题、关注点、语言和巩固优势的角度提出了优势视角在实践中的策略,以及优势视角运用到实践中的意义。
关键词:优势 实践 应用 社会工作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当代意义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93-97,共5页王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问题域及其批评话语的构成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BZW023)
"艺术生产理论"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早期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活动属性进行批判的体现,这一理论对于认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艺活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当代中国文艺生产机制的深刻转变,我们要正视艺术生产的商...
关键词:马克思 艺术生产 文化产业 
语言视域的文学研究被引量:2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224-227,共4页王丹 孙文宪 
华中师范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YYZX0901)
从语言的视域来解答"文学何以成为文学?"一直是20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研究的基本思路,而按照讨论这一问题的方式或关注点的差异,文学研究又可分为两个时期:语言形式时期和语言文化时期。前者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为理论基础,通...
关键词:文学 语言形式 语言活动 语言文化 
语言转向:从语言学到语言哲学被引量:8
《北方论丛》2011年第1期50-54,共5页孙文宪 王丹 
"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语言理论与中国文学批评"(YYZX0901)阶段性成果
对于20世纪以来西方文论的嬗变而言,"语言转向"无疑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基本话题,但目前我国学界对于该概念的认识却是含糊不清的。事实上,这一时期西方文论中发生的"语言转向"包括两方面——语言学和语言哲学意义上的转向,二者在知识背景...
关键词:语言转向 语言形式 语言活动 
新实践美学视野下的实践范畴
《云梦学刊》2010年第3期93-95,共3页王丹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实践美学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核心范畴和基石——“实践”的含义进行了科学的阐释和适合了发展的语境的重新界定,指出“实践是以物质生产为中心.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话语实践的感性的、现实的活动。”并指明...
关键词:实践范畴 美学视野 马克思主义美学 物质生产 新实践美学 “实践” 话语实践 精神生产 
自卑和焦虑——中国文论“失语”的历史溯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775-779,共5页王丹 马缘园 
20世纪的中国文论处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欧美近现代文化因素构成的“文化场”内。中国文化在20世纪中的“低势态”与西方文化的“高势态”的悬殊差异,形成了特别的自卑心理和焦虑心理,这种心理分别在“五四”时期和新时期的40年左右的时间...
关键词:失语 中国文论 历史溯源 
管窥蠡测文学主体性
《兰州学刊》2005年第1期261-262,286,共3页王丹 
文艺复兴以来 ,“主体性”就是西方思想家们关注的尖端问题 ,萨特的“主体中心论”和福柯的“人 (作者 )之死”等两大观点对立 ,在中国 ,此问题也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 ,故从文学自身属性出发 ,对这一命题进行多角度探讨 ,来阐明只要文学...
关键词:主体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