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

作品数:6被引量:2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甘草属多裂骆驼蓬种子扩散种皮纹饰粘液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西北植物学报》《草业学报》《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荒漠植物骆驼蓬的繁殖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4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1期81-88,共8页杨旭 陆嘉惠 陈晓翠 牛清东 韩春 王跃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4CB954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新疆联合基金重点项(U1130304)
为了探究荒漠植物骆驼蓬(Peganum harmala)的繁殖生物学特性,采用野外定点观察的方法研究其花部特征和开花动态、主要传粉昆虫和访花特性,并利用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来初步测定骆驼蓬的繁育系统。结果显示:(1)群体花期5月中...
关键词:骆驼蓬 花部特征 繁育系统 传粉特性 异型花柱 
三种药用甘草种子位置效应对幼苗建植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草业学报》2017年第7期128-137,共10页韩春 陆嘉惠 周玲玲 牛清东 宋凤 王跃 杨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60042)资助
通过对甘草属3种植物,光果甘草、胀果甘草、乌拉尔甘草植株不同部位种子的萌发特性、幼苗生长特性、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和比较,探讨了3种药用甘草植株不同部位种子的萌发策略、幼苗的生长适应性,为更清楚地认识甘草属植...
关键词:药用甘草 种子 位置效应 幼苗建植 
SCoT与EST-SSR标记检测甘草属(Glycyrrhiza L.)植物遗传多样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2期213-219,共7页宋凤 陆嘉惠 韩春 牛清东 陈超南 李学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042)
为探讨SCoT、EST-SSR标记技术在甘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的适用性,采用SCoT、EST-SSR分子标记对甘草属8自然居群的4种1变种共计14个个体进行基因组DNA的多态性检测。实验筛选出的18对SCoT通用引物共扩增出313条带,其中312条为多态性条...
关键词:甘草属 SCoT EST-SSR 遗传多样性 
多裂骆驼蓬种皮微形态及其粘液特征的分析被引量:2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6期-,共6页陈晓翠 陆嘉惠 韩春 宋凤 牛清东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4CB954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新疆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1130304)
为研究多裂骆驼蓬种子扩散前(未脱落)和扩散后(土壤库)的种皮微形态及种皮粘液质的变化,本研究利用体式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该物种的种皮微形态、粘液特征及种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多裂骆驼蓬的种皮结构由...
关键词:种皮纹饰 种皮结构 粘液 种子扩散 
5种甘草属植物花序和种子生产的位置效应及繁殖资源分配模式初步研究被引量:7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6年第3期72-79,共8页韩春 陆嘉惠 陈晓翠 牛清东 宋凤 陈超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260042)
以种植于新疆石河子的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inn.)、胀果甘草(G.inflata Batal.)、乌拉尔甘草(G.uralensis Fisch.)、黄甘草(G.eurycarpa P.C.Li)和蜜腺甘草(G.glabra var.glandulosa X.Y.Li)为研究对象,对植株不同部位的花序...
关键词:甘草属植物 花序发育 繁殖资源分配 种子生产 位置效应 
多裂骆驼蓬种皮纹饰和粘液的解剖结构特征及其对种子扩散和萌发的影响被引量:3
《西北植物学报》2016年第5期930-937,共8页陈晓翠 陆嘉惠 陈超南 韩春 宋凤 牛清东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4CB954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新疆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1130304)
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荒漠植物多裂骆驼蓬粘液质种皮吸水前后的形态变化,通过种子吸水-脱水、粘土、漂浮和萌发实验研究了种皮纹饰和粘液特征在种子扩散和萌发中的适应意义,以期为研究该物种在荒漠环境中的适应策略提...
关键词:种皮粘液 种子扩散 种子萌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