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欢

作品数:6被引量:3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杉木人工林降雨人工林土壤增温DOM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土壤学报》《生态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可溶性有机质数量和结构的影响被引量:7
《生态学报》2021年第4期1593-1602,共10页焦宏哲 李欢 陈惠 司友涛 鲍勇 孙颖 杨玉盛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157060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600304-05);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9J01282)。
氮沉降作为现在乃至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之一,其可能深刻影响土壤可溶性有机质的数量和结构。选取我国中亚热带杉木人工林不同深度土壤(0—10 cm和10—20 cm)进行氮沉降试验,利用光谱技术研究氮沉降对土壤可溶性有机质数量和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氮沉降 杉木人工林 土壤可溶性有机质 光谱学特征 
增温、施氮对中亚热带杉木林土壤可溶性有机质的影响被引量:12
《土壤学报》2020年第5期1249-1258,共10页焦宏哲 李欢 陈惠 鲍勇 孙颖 杨玉盛 司友涛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1570606);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9J01282,2015J01120)资助。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约提高0.85°C;同时,1980-2010年间我国大气氮沉降以0.41 kg·hm^–2的速率逐年增加。全球变暖和大气氮沉降将通过影响环境因子变化进而影响土壤可溶性有机质(DOM,Dissolved organic matt...
关键词:增温 氮添加 杉木人工林 可溶性有机质 
模拟增温及隔离降雨对中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土壤可溶性有机质的数量及其结构的影响被引量:5
《生态学报》2018年第8期2884-2895,共12页李欢 杨玉盛 司友涛 林伟盛 熊德成 刘小飞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1570606);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5J01120)
温度和水分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而全球变暖和降雨格局的改变是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我国中亚热带地区森林覆盖率大,碳库丰富,可溶性有机质(DOM)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变化对它的数量和组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本...
关键词:土壤增温 隔离降雨 杉木人工林 土壤可溶性有机质 
亚热带地区3种典型林分土壤DOM数量及光谱特征被引量:7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8年第1期26-35,共10页高颖 鲍勇 胡伟芳 李欢 司友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570606);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5J01120)
可溶性有机质(DOM)是土壤有机质库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也是土壤有机库中对环境变化最敏感的部分,它参与了有机质在土壤中的腐殖化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等一系列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因此,在调节土壤养分周转和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过程中起到...
关键词:可溶性有机质 芳香化指数 腐殖化指数 三维荧光光谱 红外光谱 
短期增温及减少降雨对杉木人工林土壤DOM的数量及其光谱学特征的影响被引量:4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7年第7期949-957,共9页李欢 杨玉盛 司友涛 刘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570606);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5J01120)资助
本文选取我国中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土壤进行短期增温以及减少50%降雨试验,利用光谱技术研究增温及减少降雨对土壤可溶性有机质(DOM)数量和结构的影响。试验设对照(CT)、增温(W,土壤温度增高5℃)、减少降雨(P,自然降雨量减少50%)、增温与...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 土壤增温 减少降雨 土壤可溶性有机质 芳香性指数 腐殖化程度 光谱学特征 
设计会“说话”的地理板书被引量:2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年第4期29-30,共2页李欢 陈松林 
地理板书是地理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利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语言、图表和符号等形式,对地理知识进行的文图解释[1]。地理板书包括板书、板画、板图,简称地理"三板",又称教师的"微型教案",是学生学习的...
关键词:板画 课堂信息 方向标 学习过程 文字语言 第二语言 中起 课堂师生互动 学习效率 建构主义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