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平

作品数:22被引量:21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微囊藻毒素长江群落结构感光材料水体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湖泊科学》《生态学报》《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环境与健康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保护生物地理学看长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水生生物学报》2025年第1期53-60,共8页陈隽 王海军 张亮 谢平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项目“长江水系生物多样性丧失与生态修复策略”(XDB31000000)资助。
20世纪50年代以来,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如开垦、水利工程(防洪、灌溉、发电等)等导致长江生物地理单元的严重破碎化,大大改变了其格局和过程,再叠加上过度捕捞等,很多物种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一些旗舰物种(如淡水豚类、鲟等)濒临灭绝甚...
关键词:保护生物地理学新范式 长江生物地理单元 破碎化 十年禁渔 再自然化 
浮游植物优势属演替和丝状蓝藻增殖的驱动因子研究——以千岛湖为例被引量:6
《水生生物学报》2023年第12期1877-1888,共12页陈玉茹 刘佳睿 郑文婷 岳智颖 沈宏 程新良 吴志旭 谢平 
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21FY100704);杭州生态环境局淳安分局科研项目(ZF2022049)资助。
为探究大型水库浮游植物优势属演替的驱动因子和丝状蓝藻增殖机制,研究了千岛湖2017—2021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千岛湖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蓝藻密度显著上升。2021年,浮游...
关键词:千岛湖 浮游植物 优势属 丝状蓝藻 驱动因子 
非经典生物操纵驱动从水华向非水华的稳态转化--来自武汉东湖的全湖验证实验被引量:10
《湖泊科学》2023年第1期1-11,I0001,I0002,共13页谢平 陈隽 刘佳睿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31000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951110)联合资助。
对藻类水华的生态控制区分为欧美学者提出的经典生物操纵和我国学者提出的非经典生物操纵,前者依赖浮游动物,可用来控制小型藻类,后者依赖滤食性鱼类,可用来控制形成群体的蓝藻(特别是微囊藻)。武汉东湖是一个富营养化城市湖泊,30余年...
关键词:武汉东湖 蓝藻水华 非经典生物操纵理论 全湖实验验证 水华(浊水)稳态 非水华稳态 稳态转化 
磷对常见淡水微囊藻释放β-环柠檬醛(β-cyclocitral)的影响
《环境科学学报》2022年第11期211-220,共10页阮林伟 严云志 王蓝天 王若澜 吴倩晖 谢平 邓绪伟 温新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1700400);安徽高校协同创新项目(No.GXXT-2020-075);青海省科技计划(No.2018-ZJ-709)。
藻类释放的异味化合物导致水体嗅味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水环境问题之一,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磷(P)对8种常见微囊藻(Microcystis)释放异味物质—β-环柠檬醛(β-cyclocitral)的影响.结果表明,P对微囊藻生长及释放β-...
关键词:微囊藻 叶绿素A 细胞活性 β-环柠檬醛 磷浓度 
沉水植物和浮游动植物在低光和富营养胁迫环境下的研究
《世界生态学》2022年第3期269-281,共13页吴世凯 谢平 倪乐意 曹特 王松波 张敏 李晓爽 张颖 周优美 
富营养化环境中多种因子会对沉水植物和浮游动植物产生影响,如低光照,高氨氮等,研究其胁迫作用下生物的变化情况对沉水植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逆境响应机理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探讨弱光环境下,在富营养和超富营养两种营养水平的水...
关键词:低光 水体富营养化 沉水植物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太湖流域城市湖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5
《水生态学杂志》2022年第4期8-15,共8页陆文泽 任仁 饶骁 饶清洋 谢平 邓绪伟 
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STS计划区域重点项目(KF-STS-QYZD-099);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203-004-001);青海省科技计划(2018-ZJ-709)。
研究不同营养水平城市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的差异及成因,为丰富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和城市湖泊生态系统恢复提供参考。于2018年12月、2019年3月、6月、9月在太湖流域15个城市湖泊开展了4个季度的调查,结果显示,重度、中度、轻度富营养和中...
关键词:太湖流域 城市湖泊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变化 富营养化 
基于Ecopath模型的千岛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分析被引量:16
《水生生物学报》2021年第2期308-317,共10页于佳 刘佳睿 王利 吴志旭 虞佐名 刘明亮 韩轶才 谢平 
千岛湖基于水环境安全的渔业发展模式调控及渔业管理方案研究(CACGZF[2016]22)资助。
为探索千岛湖生态系统现状及其历史变化,根据2016年千岛湖的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数据,构建了千岛湖生态系统的Ecopath模型,综合分析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营养级结构和生态系统总体特征。2016年千岛湖Ecopath模型由18个功能组组成,有...
关键词:千岛湖 ECOPATH模型 营养级结构 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特征 
我们能拯救长江中正在消逝的鲟鱼吗?被引量:6
《湖泊科学》2020年第4期899-914,共16页谢平 
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31000000)资助。
鲟鱼在地球上已生存了数亿年,体型变化小,有"活化石"之称,是鱼类中最濒危的类群之一.长江分布有3种鲟鱼:白鲟(Psephurus gladius)、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和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白鲟已经功能性灭绝,中华鲟的灭绝也难以阻...
关键词:白鲟 中华鲟 长江 功能性灭绝 人工放流 救鱼策略 
如何对濒危物种进行评估与拯救?被引量:2
《湖泊科学》2020年第2期281-293,共13页谢平 
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31000000)资助
物种的灭绝本是一个自然过程,但人类的繁荣使数以百万计的生物物种的栖息地被蚕食,很多物种以惊人的速度灭绝了(如长江中的白鱀豚和白鲟)或正在绝灭之中(中华鲟),但却未伴随新物种的自然产生.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虽然确定了物种濒危的等级...
关键词:濒危物种 评估概念模型 物种生存状态指数 决定性生存因子的适合度 木桶效应 物种拯救临界点 
洱海4种沉水植物叶片的光合色素组成及C、N、P化学计量特征对水深的响应被引量:11
《湖泊科学》2018年第5期1413-1419,共7页何亮 陈晓希 李威 朱天顺 吴耀 张欢 张霄林 曹特 葛刚 倪乐意 谢平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2016FBZ08)资助
水深与水体的多个环境要素(如光照、温度等)密切关联.因而水深会影响沉水植物的生长、繁殖和生理生化特征,包括叶片的光合色素组成和C、N、P化学计量特征.本研究通过对洱海4种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关键词:沉水植物 光合色素 水深 化学计量学 洱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