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状蓝藻

作品数:31被引量:15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宋立荣刘永定胡春香沈银武程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厦门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北植物学报》《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沙漠》《黑龙江水产》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丝状蓝藻的一个新记录种——乌克兰细点丝藻
《植物科学学报》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王捷 张婷 魏爱丽 王清华 史佳琪 王中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00167);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TD201718)。
乌克兰细点丝藻(Oculatella ucrainica Oxana Vinogradova&Tatiana Mikhailyuk)是2017年从土壤结皮与海岸边分离出来并描述为新种的耐旱陆生物种。本研究从我国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校园的潮湿土壤和贵州省花溪公园的湿润墙面分离出两株...
关键词:乌克兰细点丝藻 丝状蓝藻 新记录种 系统发育 分类 
浮游植物优势属演替和丝状蓝藻增殖的驱动因子研究——以千岛湖为例被引量:6
《水生生物学报》2023年第12期1877-1888,共12页陈玉茹 刘佳睿 郑文婷 岳智颖 沈宏 程新良 吴志旭 谢平 
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21FY100704);杭州生态环境局淳安分局科研项目(ZF2022049)资助。
为探究大型水库浮游植物优势属演替的驱动因子和丝状蓝藻增殖机制,研究了千岛湖2017—2021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千岛湖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蓝藻密度显著上升。2021年,浮游...
关键词:千岛湖 浮游植物 优势属 丝状蓝藻 驱动因子 
3种沉水植物对微囊藻的抑制作用及其周丛藻类响应被引量:1
《生态环境学报》2023年第10期1822-1832,共11页李龙飞 魏颖 赵建南 董静 张景晓 高肖飞 张曼 袁华涛 高云霓 李学军 
农业农村部财政专项“黄河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32102320250);河南省重大公益专项(201300311300);河南师范大学培育基金项目(校2021PL05)。
富营养水体微囊藻(Microcystis)等有害蓝藻生态防控的长效性与所处微生态系统的响应和影响有关,其中周丛藻类与沉水植物处于同一生态位,在淡水生态系统稳态转换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沉水植物对微囊藻等蓝藻的抑制作用研究较多,但周丛藻类...
关键词:苦草 轮叶黑藻 伊乐藻 沉水植物 微囊藻 周丛藻类 丝状蓝藻 
淡水藻种库(FACHB)库藏产2-MIB蓝藻的鉴定及其产嗅特征研究被引量:4
《水生生物学报》2023年第7期1115-1128,共14页张琪 夏逸若 李林 李天丽 郑凌凌 宋立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300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E0110600);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特色研究所服务性项目(Y85Z0511)资助。
为认识产二甲基异莰醇(2-MIB)蓝藻的形态和产嗅特征,从国家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淡水藻种库中筛选出24株可产2-MIB藻株,描述了这些藻株的形态特征和生境分布。结合形态和16S rRNA基因分析对藻株进行物种鉴定复核,修订了部分库藏藻株物种名...
关键词:二甲基异莰醇 丝状蓝藻 嗅味 形态特征 MIB环化酶基因 
八泉峡一株丝状蓝藻的形态与分子生物学鉴定被引量:2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2期66-69,共4页肖喆 王捷 石瑛 降美婷 霍薇 王嘉姝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J2020273);太原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CXCY2255);太原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JGLX2231)。
颤藻是蓝藻门中常见的丝状蓝藻,该目在分类学上存在较大的问题,其简单的形态与遗传异质性不一致.本研究于2020年9月在山西省长治市八泉峡分离出一株丝状蓝藻(编号为BQX-1),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记录藻丝体的结构特征,并基于16S rRNA基因以...
关键词:丝状蓝藻 系统发育分析 形态学鉴定 八泉峡 
不同生物气候区生物土壤结皮蓝藻物种多样性被引量:1
《中国沙漠》2022年第2期85-94,共10页闫沛迎 屈建军 杨自辉 肖建华 唐进年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4804);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KLDD-2019-007);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GSDC201904);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1YF5FA037)。
丝状蓝藻作为荒漠区的先锋拓殖生物,在干旱半干旱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态修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对3个不同生物气候区(民勤,大陆性荒漠气候;盐池,中温带大陆性气候;玛曲,高原大陆性气候)藻结皮中培养分离到的67株丝状蓝藻...
关键词:丝状蓝藻 多样性 生物土壤结皮 生物气候区 
晋阳湖丝状蓝藻的形态学分析与分子鉴定被引量:4
《西北植物学报》2022年第3期427-434,共8页肖喆 王捷 石瑛 王清华 李艳晖 谭梅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00167);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201801D221282,201901D211421);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2020L0524);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J2020273)。
蓝藻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其形态结构较为简单,为产氧型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山西省晋阳湖为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该研究以采自晋阳湖水体及岸边附着的蓝藻为材料,采用经典毛细管法分离纯化出5株丝状蓝藻,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形...
关键词:丝状蓝藻 16S rRNA 藻类鉴定 晋阳湖 
基于荧光定量PCR技术构建水源地典型致嗅物质2-甲基异莰醇的评估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5
《环境工程学报》2020年第11期3208-3215,共8页徐晓庆 苏命 朱宜平 崔长征 MUHAMMAD Suruzzaman 徐亚楠 于建伟 杨敏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108-00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8649)。
我国地表水源中由丝状蓝藻代谢产生2-甲基异莰醇(2-MIB)导致的嗅味问题十分普遍。由于传统显微镜检测方法无法鉴别产嗅藻种,不能满足水源水质管理要求,故有必要构建能特异性表征水体产嗅潜力的检测方法。由于丝状藻代谢产生2-MIB主要受...
关键词:定量PCR 2-甲基异莰醇 产嗅功能基因 丝状蓝藻 饮用水 
PVA⁃膨润土包埋固定化荒漠丝状蓝藻复合体的制备及其对Cu(Ⅱ)的吸附特性被引量:6
《环境科学学报》2020年第11期3939-3949,共11页饶本强 张少丽 李勇 郭秀梅 李慧娟 王婷婷 陈玉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U1404305);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No.201610477009);信阳师范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重点项目(No.2014⁃DXS⁃139);信阳师范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No.2017⁃DXS⁃143)。
利用聚乙烯醇、膨润土包埋固定一种广泛分布的荒漠丝状蓝藻———具鞘微鞘藻,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聚乙烯醇(PVA)、膨润土、蓝藻藻粉和交联时间等用于复合材料制备的最佳参数配比,并研究了这种复合材料对Cu2+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PVA⁃膨润...
关键词:荒漠蓝藻 具鞘微鞘藻 膨润土 固定化 生物吸附 铜离子 
塔里木盆地YJ1X井中奥陶统一间房组燧石结核中的有机壁微体化石被引量:4
《微体古生物学报》2019年第1期57-69,共13页袁雪君 张智礼 孟凡巍 尹磊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672142与4151101015);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No.BK20151611)联合资助~~
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的YJ1X井中奥陶统钻遇富含硅质结核的一间房组地层,通过对硅质结核进行切片观察,发现大量丝状蓝藻化石及少数疑源类化石。经鉴定疑源类化石共包括:Aremoricanium sp.,Cheleutochroa oculata,Cymatiogalea sp....
关键词:丝状蓝藻 疑源类 一间房组 塔里木盆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