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婧

作品数:7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纳西古乐音声传统手工艺品箫笛少数民族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歌海》《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民族音乐》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南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音声结构与黏性发展形态——以三种典型案例为中心被引量:2
《贵州民族研究》2018年第6期67-77,共11页廖婧 
以纳西古乐、布依族笔管歌乐和侗族大歌为案例,对南方少数民族三种典型类型的民间音乐的音声结构进行分析,认为南方各个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结构虽不尽相同,但具有明显的共性结构:以腔段为核心的套曲形式,以五声音阶为调式基础,游移性的...
关键词:纳西古乐 笔管歌乐 侗族大歌 结构 黏性发展 
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产业发展研究——玉屏箫笛产业的调研与思考被引量:5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95-100,共6页余浩然 廖婧 范洪涛 
国家民委课题"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保护与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MSY16014)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产业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在人才培养、产品升级换代、经营管理中尚存在一定不足。文章基于对贵州省玉屏县箫笛产业的调研,指出其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做出探讨。
关键词:玉屏 箫笛产业 发展 调研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视角下黔东南苗族银饰发展研究被引量:2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79-86,共8页廖婧 余浩然 
国家民委课题"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保护与发展研究"(MSY16014)
吉登斯强调社会实践在结构化理论中的中心地位,认为结构与行动之间属于二重性关系,结构化特征既是实践的媒介也是实践的结果。苗族银饰所依存的文化习俗正是一个不断被结构化的过程,苗族银饰作为苗族人民生产生活之需的特殊商品,主要运...
关键词:结构化 苗族银饰 黔东南 发展 
纳西古乐的结构分析
《四川戏剧》2017年第3期107-110,共4页廖婧 
作为丽江名片的纳西古乐,因具有独特的魅力而流传至今。对纳西古乐进行研究的文章已有不少,且大多是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然而,纳西古乐的独特魅力则正是因为其音乐结构导致的,音乐本体的分析是进行其文化内涵阐释的根基所在。因此,...
关键词:纳西古乐 音声结构 曲式结构 配器结构 
象征人类学视域下《红楼梦》的祭祀仪式被引量:1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2期18-20,共3页廖婧 
《红楼梦》一书中对于祭祀仪式的描写,鲜明地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现象与等级结构。仪式又是人类学重点关注的文化事项,运用象征人类学的方法对书中的祭祀仪式进行分析,能够超越文学的范畴揭示其内在意义与社会功能。
关键词:《红楼梦》 祭祀仪式 象征人类学 社会功能 
道家虚静观视角下的古筝艺术审美
《歌海》2016年第4期53-57,共5页廖婧 
道家虚静观很好的为古筝演奏提供了一种审美心境,尤其是具体的道教音乐更是形象地体现了虚极生实,静中取动的审美境界。而这种虚实相生、静照忘求的审美心态正是古筝演奏者亟待所需的。因此,将古筝的演奏艺术审美结合道家的虚静观进行分...
关键词:道家 虚静观 古筝艺术 审美 
从历史的具体的视野研究少数民族音乐——以纳西古乐的人类学研究为例被引量:1
《民族音乐》2016年第1期51-54,共4页廖婧 
任何一种音乐都是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少数民族音乐中的独特民族风味正是其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精神风貌的展现。通过少数民族的音乐形式分析,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了解民族音乐的形成原因、规律,能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音...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 纳西古乐 人类学 历史 文化特点 保护和发展 多元化发展 传承和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