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浩然

作品数:10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习惯法土家族少数民族生态价值生态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吕梁学院学报》《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近二十年中国农村权力结构及多元治理格局研究被引量:2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72-77,共6页余浩然 林杨 
自1949年以来,经历过数次改革和调整,中国农村权力结构逐步演变,形成了一种多元化治理秩序,其参与主体如基层政府、村民自治组织以及宗族等在地方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也趋于多样化、复杂化,农民的权力观念和社会适应能力随之发生变化。本...
关键词:农村 宗族 权力结构 地方治理 
向外而生:土家族习惯法的当代变迁和转型——基于建始县白云村的调查被引量:1
《中国农村研究》2018年第2期77-90,共14页余浩然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武陵地区土家族文化空间的利用与保护研究”(GSY15004).
土家族习惯法具有系统性和公共性的特点,其当代转型和变迁既表现为一种系统性、整体性的变化,也表现为一种公共性逐步扩大的过程;在系统性的指引下,土家族习惯法的变化表现为文化内容输入与输出系统的失调,转换渠道单一以及反馈机制匮乏...
关键词:土家族 习惯法 系统性 公共性 转型变迁 
双重机制下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化发展反思——基于贵州的调研和启示被引量: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46-51,共6页余浩然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课题(MSY16014)
从贵州的调研来看,在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规划活动虽然弥补了企业"微""弱"的不足,但在致力于构建宏大的地方产业链的过程中与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出现了偏差,国家在场活动的优势与企业经济理性选择是形成如今少数民...
关键词:少数民族 传统手工艺 国家在场 有限理性 
水利兴修与共同体形成——三十年来的研究与回顾被引量:1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38-43,共6页余浩然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武陵地区土家族文化空间的利用与保护研究>(编号:GSY15004)
我国水利社会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嗣后吸引了诸多学科的参与;水利兴修牵扯到诸多社会因素,具备一种"总体性社会事实"的特点,围绕水利的开发利用促进了地方共同体的形成;而在新的共同体形成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一套管理秩序和地方性知识...
关键词:水利社会 共同体形成 治理秩序 生存方式 研究现状 
土家族习惯法的当代传承与重组——基于建始县白云村的调查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79-84,共6页余浩然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武陵地区土家族文化空间的利用与保护研究"(项目编号:15MZ066)
土家族习惯法历史悠久,其文本内容不断变化,宗族和政府的活动及互动关系在土家族习惯法制定、推广和修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其互动过程中权力重心在两者之间不断转移。这种变化发展的特点反映了它的实践特点,其内部结构关系活动特...
关键词:土家族 习惯法 历史变迁 结构关系 
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产业发展研究——玉屏箫笛产业的调研与思考被引量:5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95-100,共6页余浩然 廖婧 范洪涛 
国家民委课题"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保护与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MSY16014)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产业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在人才培养、产品升级换代、经营管理中尚存在一定不足。文章基于对贵州省玉屏县箫笛产业的调研,指出其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做出探讨。
关键词:玉屏 箫笛产业 发展 调研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视角下黔东南苗族银饰发展研究被引量:2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79-86,共8页廖婧 余浩然 
国家民委课题"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保护与发展研究"(MSY16014)
吉登斯强调社会实践在结构化理论中的中心地位,认为结构与行动之间属于二重性关系,结构化特征既是实践的媒介也是实践的结果。苗族银饰所依存的文化习俗正是一个不断被结构化的过程,苗族银饰作为苗族人民生产生活之需的特殊商品,主要运...
关键词:结构化 苗族银饰 黔东南 发展 
习惯法生态价值的发展人类学研究--以建始县白云村土家族习惯法为例被引量:1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7年第4期62-68,共7页余浩然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武陵地区土家族文化空间的利用与保护研究”(编号:15MZ066)阶段成果
习惯法是地方管理的重要制度手段,生态价值是其管理目标和任务的应有之义,这伴随着其管理功能产生和演进,其中的组织结构在发挥和推广其生态理念中起到了积极的能动作用。习惯法生态价值的当代发挥是需要处理好在地的社会秩序,也需要运...
关键词:习惯法 生态价值 结构关系 发展人类学 土家族 
关于普及乡志撰修的几点思考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6年第6期113-116,共4页余浩然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少数民族‘文化空间’传承的实践逻辑与创新机制研究--以壮族布洛陀歌墟文化为例"(13YJC850010)阶段成果
我国以往所撰修的乡志主要集中在山东和东南沿海的若干省份,普及率很低;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地方志修撰的相关法规、机构日趋完善,以及地方志学的研究不断发展,我国地方志的修撰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乡镇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为...
关键词:乡志 撰写 时机 意义 
近三十年来国内隋文帝研究综述
《吕梁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39-43,共5页余浩然 
近三十年来,国内学界的隋文帝研究主要集中在隋文帝时的民族外交思想、文化贡献、齐家与治国理念三个方向,从研究结果来看,是较为全面的,史实翔实可靠,论点也有理有据,但仍然缺乏对隋文帝及其当朝重大事件的统筹与评价,同时研究深度也...
关键词:隋文帝 民族 外交 文化贡献 政治作为 研究现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